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家有青少年之國中生到底在想什麼
許多諮商輔導人員都將青少年視為最難晤談的族群,
而國中生又比高中生更困難,
(相較於成人、小學生或大學生而言,難度大概僅次於老人族群吧)
可能是自身性格中帶有許多青少年的特質,所以雖然有時候晤談會卡住,
但大多數的時候,晤談都蠻順利的,
甚至於使用牌卡素材的機會,還遠少於大專生或成人,
所以我想用這篇文章,分享眼中的青少年有哪些特徵,
讓輔導人員更瞭解國中生的特性,
如果閱讀本文的伙伴們家中恰巧有國中生的孩子,
這篇文章也能當作理解他們參考喔!
首先,國中生最在乎的是「義氣」,
什麼是義氣?歡迎參考國片「艋舺」,那種為了在意的人而不顧一切,
有關係就是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的心情,
是國中生(高中生有時候也還是如此)很明顯的心境寫照,
所以他們對於父母、師長所形成的印象是很重要的,
當他覺得這個老師或父母親很照顧他、很在乎他時,
即使我們講的話跟另外一個人一模一樣,聽在他耳中就是不一樣!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家有青少年之國中生到底在想什麼
其次是他們普遍對於「我是誰」感到迷惘,
青春期荷爾蒙的急速發育導致生理上的劇烈改變,
以及從國小進入國中的學習階段變化,
都讓他們的自我認同受到衝擊,進而產生迷惑,
加上這時候他們開始進入長出自我意識的階段,
亟需體驗到自己有什麼能力、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自己的喜好是什麼......
然而有時候在校園及生活中都缺乏探索的機會,只能一昧地投入課業之中,
這都讓國中生們(尤其是課業或人際關係沒那麼好的)感到劇烈的不安,
可是這時候他們可能缺乏一個可靠又有包容力的大人能商量,
於是這又加重了他們透過抽煙、打架、蹺課等種種行為來發洩情緒的可能性。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家有青少年之國中生到底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