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可以不需要閉上眼睛,也能順利進行】
小貝踏入晤談室時,是憂鬱症再度復發後的兩個月,
他先前曾接受過心理諮商,但感覺無法獲得滿意的進展,
因此在結束與心理師的晤談後,轉而尋求催眠的協助,
希望可以探索潛意識中憂鬱的癥結。
【催眠可以不需要閉上眼睛,也能順利進行】
小貝踏入晤談室時,是憂鬱症再度復發後的兩個月,
他先前曾接受過心理諮商,但感覺無法獲得滿意的進展,
因此在結束與心理師的晤談後,轉而尋求催眠的協助,
希望可以探索潛意識中憂鬱的癥結。
【每個人天生就具有四種動力】
這幾年來有越來越多深度心理學的國外翻譯書籍,
幫助我們瞭解重新回到精神分析這個龐大而複雜的心理治療體系中,
穿越看似病態、負面、權威的語言之下,還原精神分析對人性的精準描繪,
這本1961年即出版的「恐懼的原型」,同樣帶領我們一窺人心中本能的幽微世界。
【離家10分鐘,你可以做些什麼?】
今年8月起,我在朋友間多了一個值得分享的生命故事:「離家10分鐘」
我不知道,對你來說,離家10分鐘,可以做些什麼?
或許是深夜裡跑去樓下附近的便利商店,買個宵夜再回來?
又或者是拿著剛洗好的衣服,去自助洗衣店烘乾?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親密關係】
小茹是個快要三十歲的年輕女孩,讓她鼓起勇氣前來預約催眠的原因,
是多數現代男女都有的困擾:愛情,
小茹一開始的困擾是,自己該不該跟現任男友分手。
「我跟他交往五年,關係一直都蠻穩定的,
【塔羅本身可以帶來協助,而療癒存在於超越塔羅的層次】
今天下午替晚上即將到來的塔羅生命療癒講座,進行最後的備課,
每一次帶工作坊或演講,我幾乎都會備課到最後一刻,
在準備開場白時,我回憶起當初設定為「生命療癒講座」,
而不是「塔羅牌講座」或「塔羅教學講座」的原因,
【切換到自我2的生活潛能,進入心流經驗裡】
作者在書籍的前半段裡,已經充分解釋意念操縱的運作方法與原理,
他提及自己前往拜訪知名網球教練高威時的神奇經驗,
高威訓練出世界上許多知名的網球選手,
當作者與高威見面時,後者表示會讓她再半小時左右就可以打得跟網球選手一樣,
【每個人都有一套自我設限甚至自我傷害的模式】
作者在本書的一開始就提出讓多數讀者感到驚訝,
但對多數心理學者來說,卻早已感到稀鬆平常的概念:
人們往往會在潛意識裡,具有自我設限甚至自我傷害的信念,
而這是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與阻礙的來源,
【心理諮商不一定都要進行很久很久】
小芸遠從花蓮大老遠跑來台北找我諮商,
在前面六回固定兩週晤談一次後,
考慮道路途遙遠與生活需求,從第七次起延長為每月晤談一次,
她每次結束晤談後,都會認真摘要我們討論的重點,
【信念不足以產生改變,行動才可以真正蛻變】
在最後這篇文章裡,接下來我們將會繼續聊聊「救世主」的隱喻,
這也是駭客任務裡最直接與男主角尼歐環環相扣的隱喻象徵。
打從一開始,藉由莫斐斯尋找尼歐的行動,到首部曲的最後,
尼歐是否真的是救世主這個疑問,在眾人心中始終徘徊不去,
【透過母體的隱喻,我們發現大腦是很容易受騙的器官】
在上一篇系列文章中,我們主要透過「程式碼」的隱喻,
知道了每個人都是藉由VAK模式來認識世界,
在這一篇文章裡,我們則要來聊聊「母體」的隱喻,
以及透過這個隱喻,如何進一步理解每天的生活。
【被社會集體否認與壓抑的創傷歷史】
翻開這本書的前幾頁,我就深深被書中的內容震撼住了,
根據作者所描述的內容,創傷壓力後症候群,簡稱PTSD,
這個如今已經廣被我們所認知的心理症狀,
在心理治療的歷史中,居然有三次被重視後又被埋沒到歷史洪流的時期。
【程式編碼的隱喻】
駭客任務三部曲可說是科幻電影中的經典之作,
前幾年的全面啟動上映時,也有人試圖將兩部電影進行類比,
正因為駭客任務充滿心理學、象徵符號、隱喻、宗教等元素,
每一幕都有許多值得讓人重新欣賞、解析、重組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