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想分享的感觸,
起於一篇在FB所看到的文章:
獻給7、8年級生,三十而立
看完之後眼眶熱熱的,
不知道是感動、憂傷,還是......
五味雜陳的心情一一掠過心頭。


在過去,曾經想像過自己三十歲時的樣子,
到了真正逼近這個數字的時候,
卻發現,有好多地方都跟以前所想像得不一樣,
在過去,我始終都是站在後輩、請教的位置,
直到開始工作後,還沒調整好心態,
卻開始站上了需要給出、指導別人的位置,
內心衝擊很大,
彷彿一夜之間就要長大成人,
變成一個男子漢,
開始去承擔更多的責任,
同時,更需要去思考,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

三十而立,是一句再熟悉不過的俗語,
如今才深刻的體會到這個「立」,
是多麼的不容易,也多麼地必須,
甚至是那麼的錯綜複雜,那麼地深刻難解,
立於社會,正如同文中所說的,
是開始瞭解到政治不再是離自己遙不可及的事情,
自己與這個社會越來越深刻地契合在一起,
以至於真的開始要去了解政治、社會究竟是怎一回事,
開始意識到原來全體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連,
了解到原來新時代所說的「我們都是一體」原來如此真實。

文章裡說道「20歲的時候,覺得做事好難,
30歲的時候,覺得做人好難。」
當我開始站上了給予及指導的位置,
開始思考自己如何將過去從他人手上所接收的,
傳承給道路上的後進時,
才發覺原來做人真的比做事難為,
究竟是要把事情「做對」,
還是要「做對的事情」?
又或者這兩者其實可以兼顧?
黑白顏色不再絕對,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模糊與彈性,
開始了解原來沒有什麼絕對的是非善惡,
有的是千變萬化的選擇,以及自己的相信,
我的相信是什麼?
我在與人互動時,是如何將自己的相信傳遞出去,
又如何和他人的相信產生碰撞?
這一個個關乎於生活的信念,比以前更深刻地出現在腦海中,
這也是一種「立」。

在過去,我只思考著自己喜歡做、會做什麼事情,
現在的我,更多了份後設的省思,
需要思考行動背後的意義與目的是什麼?
除了將我納入考慮之外,如何讓「我」變成「我們」?
無論是在工作、人際、感情上,我都在學習轉換思考,
因為,這世界上不只有一個人,
而是成千上萬的人,共同立足於此,
如何在自己的需要中看見他人的需要,
又能替彼此找到舒適的位置,
變成了我習慣思考的方式。

在研究所的自我敘說論文中,
我所做的事情比較是只有說,
實踐的行動相較之下少了些,
如今開始涉入社會角色與隨之而來複雜的社會位置,
我被賦予更多責任,也擁有更多機會去實踐,
當年創立的「自我敘說的生命花園」,
在一年的灌溉下累積了更多的成員,
而我也更積極地在敘說這條路上,
嘗試給出自己的經驗,讓更多人能連結在一起。
在塔羅諮商這條路上,開始與夥伴相識結緣,
一起開拓諮商的新領域,
一起做夢一起實踐,讓專業充滿更多可能性,
行動,是站立的姿態,也是一種紮根。

正因為思考的角度不同了,
於是三十而立這句話,
即使沉重依舊,卻多了份甜蜜與憧憬,
我開始懂得感恩,了解職場與社會裡不只有競爭,
開始懂得謙卑,學習尊重不同個體的獨特性,
開始學會臣服,理解生命自有安排,走過的路皆有其意義,
我還沒辦法像是文中的作者一樣,
分享那麼多的人生感慨或經驗,
但我在此真實地分享自己對於三十而立的體會:
來到三十這個歲數,重要的不是存了多少錢、事業是否有成,
這些世俗價值的確重要,那是一種無法擺脫掉的社會角色認定,
但更重要的是,開始思考自己想要如何好好活下去,
開始能回顧與整理截至目前的人生經驗,
找出埋藏在心中的夢想,然後勇往直前,
同時,也開始懂得給予,讓自己的經驗流傳出去,
一如我們曾經從他人手上獲得過的。

所以,如果在這篇文章中曾有那麼一兩句話,
深深觸動你/妳的心,
若願意,邀請你/妳將文章傳遞出去,
然後,加上一兩句感受與想法,
語言所串起的漣漪,將讓更多人能在這個循環與串聯中,
更穩的立足於世界上。
感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幽樹(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