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同的榮格分析師,會因為自己原先的專業訓練過程,

對榮格理論的核心精神,做出很不一樣的解釋與結論,

這是我先前參加榮格系列課程時,所發現的有趣觀察,

本身作者更是認為「附身」概念,是榮格理論的精髓,

然而這本書並不全都在談論榮格的治療理論,

他更納入了人類學、社會學以及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

還將其他取向例如心理劇創始人的理論,與榮格相對比,

最精彩的部分,並非作者嘗試對比各種理論看待附身的觀點,

進而統整出一個對附身的完整詮釋,

相反地,打從一開始,作者就表示附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

雖然不同領域的知識之間,看起來有重疊與相似之處,

但在本質上,仍然有一些差異性,若只是簡化為某些抽象的核心概念,

當「附身」現象回歸到各國本土文化脈絡後,將可能喪失原先豐富的意涵。

DSC_4496.JPG

由於這是一本知識量非常龐大、論述深邃而複雜的書,

作者本身的論述完整而清晰,因此接下來的內容,

我不想再重複作者針對附身概念所做的精彩描述,

而想分享閱讀這本書之後,帶給我在實務工作與學習上的啟發:

雖然這本書看似在探討附身現象,以及各種專業理論知識間的異同,

透過作者在各章節中,不斷嘗試讓各家學者的言論進行激盪與對話,

我看見各種治療理論創始者,是如何透過自身實務經驗與學術研究,

一步一步踏實的建構出對附身現象的理解,

除此之外,他們所能提出的看法,往往受到當代思想潮流與可獲取知識量的限制,

甚至會為了讓心理學或自身學問,在學術或實務界保有一席之地,

不得不調整自己的用語跟觀點,

最後,隨著他們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尤其是與原先專業無關的領域),

他們往往會在中期或晚期,修正、調整自己早年的治療觀點。

 

 

像是「附身」這樣跨領域結合的書籍,近幾年來逐漸增加,

也讓喜歡穿梭在不同知識架構中的我,有更多充足的養分與學習機會,

越是閱讀到這些見解深刻、論述精闢的書籍,

越發現自己對於「何為心理諮商」、「何為療癒」的信念與觀點,

需要做出許多修正與調整,好讓自己的實務工作能夠更加完整,

除此之外,當我跟隨這些書的作者們,

跨越心理治療,來到從醫療、人類學、藝術甚至政治的領域,

重新探討、思考「人為何受苦」的議題時,

我深深體會到自己身為心理師,有時看待「人」的角度過於狹隘,

甚至在這一路上所學習到的一些理論與知識,有過度簡化「心理現象」的傾向。

 

 

對於許多心理工作者來説,透過專業知識不斷進行歸納,

找到當事人心理困擾的核心性質,是過往接受諮商訓練時的慣性,

除此之外,隨著台灣也開始流行起「自助手冊」,

透過閱讀文章或書籍,學習自我幫助的方式,

將複雜的心理狀態,歸納成三四個簡單扼要的重點,

再提供幾種可以自我幫助的方式,

已經成為心理資訊教育文章的主流形式之一,

這樣的文章或書籍,對於沒有接觸過心理諮商的民眾來説,

確實能夠發揮不小的幫助,提供知識與行動策略的資訊,

然而,這也可能窄化民眾對於自身困擾的瞭解,

甚至因此忽略,這些困擾對於自身生命可能帶來的啟發與養分。

 

 

這種「過度簡化」的傾向,是作者持續在書中提出警告的重點,

一方面他比較了榮格、人類學、心理劇、藝術表演等不同理論之間,

對「附身」概念看法的相似之處,

另一方面他很詳細的從文化的角度,表示當只是將附身當成某種個人內在的困擾,

很可能會強化當事人的症狀與痛苦,更可能造成社會集體的壓迫行為,

在裡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大意是這樣說的:

「心理治療為了讓自己的作法與論點看起來更加科學化,

因此希望能夠過心理學的語言,歸納、說明各種發生在我們內在心靈的現象,

雖然這些語言的描述,確實可能帶來某些幫助,

然而這也可能帶來潛在的危險,那就是將原本富有深刻意涵與情感經驗的現象,

甚至透過文化脈絡來看,有可能產生療癒的元素,貶低成個人內在的症狀與動力衝突。」

作者想傳達的是,心理學家往往為了讓自己取得「正統科學」的地位,

而過度排斥與「神靈」、「宇宙」有關的字眼,

並將所有複雜難解的現象,都詮釋為個人心理狀態的變化,

這種過度簡化的作法,往往讓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斷裂了,

進而造成人與群體、與世界的關係有了破口,

有些事情,心理學的語言只能描述出一部份,還有更多可能性存在於不同領域的知識裡。

 

 

相對於過去各種閱讀經驗,我覺得想讀通這本書,

至少需要對人類學、社會學等相關知識,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否則可能很難理解作者在書中所使用的各種專業術語,

以及這些術語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涵,

對於從事心理諮商或身心靈療癒工作者的伙伴,

更可能透過閱讀,串連起自己過去所學習的各種知識與技術,

並在閱讀作者細膩文字描述的瞬間,感受到無意識心靈內的深層觸動,

這份觸動或許單純源自我們的內心深處,但若套用作者的觀點,

或許這也是我們感受到,在宇宙天地之間,在冥冥之中,

我們的內在心靈,不僅存於個人身體之內,也與廣大的世界及存有緊密相連。

 

 

本名張義平,幽樹(ShoRa)是我的靈性名字,

現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新北市國高中特約心理師與督導、

藍海機構催眠治療師與催眠訓練師、

藍海機構家族系統排列師、蛻變遊戲專業帶領教練、

心靈圖卡諮詢師、訓練師與督導、聊心話大冒險桌遊帶領人。

 

以謙卑的心情迎接來到眼前的人們,

相信在每個生命挑戰中,都潛藏著邁向幸福的韌力,

用溫暖的心與如實的樣貌,與每個尋求服務的伙伴,

一起替自己的生命,創造出不同的可能。

 

(歡迎分享本書資訊給愛閱讀的伙伴)

 

arrow
arrow

    幽樹(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