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面對逐漸「瘋狂」的社會,心理師的眼光能放在哪裡?
今年真的是很不平靜的一年,同時,我想在接下來的歲月裡,
台灣社會的不平靜,正逐漸加速擴大中,
「我原本所熟悉的社會怎麼了?」似乎開始成為眾人的疑問,
當鄭捷事件正逐漸平息,卻始料未及的牽動更多漣漪,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面對逐漸「瘋狂」的社會,心理師的眼光能放在哪裡?
今年真的是很不平靜的一年,同時,我想在接下來的歲月裡,
台灣社會的不平靜,正逐漸加速擴大中,
「我原本所熟悉的社會怎麼了?」似乎開始成為眾人的疑問,
當鄭捷事件正逐漸平息,卻始料未及的牽動更多漣漪,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在追逐餅乾之餘:心理師社會責任之省思(二)
這篇文章的起點,始於這一個月來與各方前輩、同儕對於一個議題的討論:
「心理師這份工作,值得收取當事人多少費用?」
然而讓這篇文章產生的契機,來自於Teach for Taiwan的創始人劉安婷的演講,
在這場16分鐘的演講裡,幾乎每隔一分鐘,心頭就被熱熱的觸動一下,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心理師的能動性與社會責任:八仙塵爆心理服務行前會參與省思
與許多懷有熱忱的心理師一樣,
在公會與全聯會的號召之下,我也填寫了塵爆事件的心理服務名單,
原本獲得的訊息是要在說明會結束後,直接進行派案,
然而由於在長官們開會與實地訪查後,發現還有許多後續的流程需要更細緻的進行,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面對八仙粉塵氣爆事件,我們可以怎麼做?
關於八仙粉塵爆炸事件,台灣媒體仍如同往常一樣,在新聞上反覆播送畫面,
使得即使不在現場的人,同樣感受到強烈的驚恐情緒,
對那些有親友正因這事件而受到身體傷害的人來説,感受更加強烈。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寫給即將畢業的「新手心理師」們
隨著夏季正悄悄到來,天氣逐漸炎熱,
眼看著一學期又要結束,七月份的心理師考試就要到來,
又有一批心輔所的學生,要從學校畢業了,
每次考試後都有一到兩百名的「新手心理師」們投入職場,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尊重每個人的前進速度
在諮商專業訓練中,心理工作者們必然熟悉一個專業字彙:抗拒,
抗拒,通常用來形容那些「不想改變」、或是「還沒準備好要改變」的當事人,
以及因為這種心態,導致晤談停滯不前的狀態,
隨著後現代的諮商取向興起,部分心理工作者開始調整對抗拒的理解,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不說太多話的療癒方式:愛療法與EFT學習心得分享
今年我的老師Mali開了20堂跟愛療法有關的課,
前六堂複訓,後面十四堂則針對各主題有更精細的說明,
對我來說,愛療法與家族系統排列,是接下來這幾年會持續深化研究的兩大實務取向,
後者透過生理經驗的喚起,打開並鬆動內在的經驗,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從身體到靈性,從覺察到實踐:身心靈諮商訓練進階工作坊心得
這兩天參加完彰師大身心靈能量療育諮商技巧訓練進階工作坊後,
帶著滿滿充電的身心靈狀態,回來台北,真的是好感動~
前陣子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與自己內在有著斷裂與分離,
已經覺察到這個狀態,卻始終有點不安穩,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家有青少年之如何搞定國中生
承襲上一篇極為熱門的「家有青少年之國中生到底在想什麼」,
這篇文章裡,將要分享與國中生互動的訣竅,
在繼續往下閱讀之前,建議先瀏覽上一篇文章,
瞭解國中生的特質,再搭配接下來的互動策略,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從自我督導中,長出專業自信
隨著新學期開始,我將再度推出督導服務囉~
在此之前,想先用簡單的文字來說說什麼是督導,
我自己又在專業發展過程裡,從督導得到什麼樣的幫助。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心靈與心理工作者之思辨(五):催化療癒效果的身心靈整合諮商
承襲上一篇系列文章:時間並非療癒的關鍵要素
http://yukitwins.pixnet.net/blog/post/185171466
這篇文章一樣在分享我參加彰師大的身心靈整合技術初階訓練工作坊後的心得。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心靈與心理工作者之思辨(四):時間並非療癒的關鍵要素
打從今年開始,在諮商與身心靈訓練的學習之路上就走得飛快,
每當渴望學習某種專業途徑時,總是恰巧能找到不那麼貴卻又實在的課程,
這次在彰師大舉辦的身心靈整合諮商技術工作坊的訊息,也是這麼自己跳出來的。
在學習許許多多的療癒方式之後,開始看見自己最渴望投入的,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家有青少年之國中生到底在想什麼
許多諮商輔導人員都將青少年視為最難晤談的族群,
而國中生又比高中生更困難,
(相較於成人、小學生或大學生而言,難度大概僅次於老人族群吧)
可能是自身性格中帶有許多青少年的特質,所以雖然有時候晤談會卡住,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心靈與心理工作者之思辨(三):下一哩路,如何讓心理工作走得更遠?
心靈與心理工作者之系列文章,轉眼間來到了第三篇,
在第一篇「在人與神之間的世界穿梭」裡,
我試圖將自己所看見的兩塊領域做了呼應與對比,
在第二篇「靈性美好底下的真實慾念」裡,則試圖站在心理工作的角度,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心靈與心理工作者之思辨(二):靈性美好底下的真實慾念
「老猿掛印,重在回頭」是王家衛知名電影<一代宗師>的台詞,
這句話,是拳術宗師宮保田,面對首席弟子馬三的一番告誡,
表面講得是功夫,實際上談的是武林哲學,也是人生哲理,
用我的話來說,我想宮保田想對弟子告誡的是: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心靈與心理工作者之思辨(一):在人與神之間的世界穿梭
最近很大量的與心理工作者的伙伴們對話著,
在這當中有諮商心理師,也有臨床心理師,
或是正在朝著這條路的學弟妹們,
過程中討論到一塊我很有感覺,也一直很想分享出去的領域:身心靈工作者,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廣大的世界,就是我們的諮商室
在因緣際會的情況下,我受邀至台大進行一場宣導,
主題是關於心理師的業務內容,以及關於心理師法下修的影響及衝擊,
雖然這是無報酬的活動,當我知道的時候,立刻就跟主辦人聯絡,
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學弟妹們怎麼理解心理師的工作場域?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督導:諮商輔導工作者的堅強後靠
打從在大學進行輔導實習時,我們就很習慣「諮商督導」的概念,
在課堂上與老師討論自己接案的情形,下課後有各自的小組同儕督導,
回想起當時還年少的我,對於督導的概念是:
有個可靠的前輩能討論接案實務上的種種困難,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走出室內,擁抱社會—318服務經驗討論會感想
昨天晚上與一群伙伴們參與了由修慧蘭老師主持的討論會,
在場有社工、有心理師,甚至還有幾位碩班學生都來了,
無論伙伴們是否參與了現場值班服務,這場討論相當豐富,
同時針對「諮商心理師」的角色與定位有許多省思。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諮商輔導所去不了之處--318醫療站值班分享
昨天終於去到現場支援318心理師與社工師醫療站的值班服務,
在過程中有好多好多的感觸,
對於諮商輔導這項心理工作,也產生了一些省思,
由於僅是一個晚上的排班,又剛好遇到大遊行,看到的可能不是很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