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面對逐漸「瘋狂」的社會,心理師的眼光能放在哪裡?
今年真的是很不平靜的一年,同時,我想在接下來的歲月裡,
台灣社會的不平靜,正逐漸加速擴大中,
「我原本所熟悉的社會怎麼了?」似乎開始成為眾人的疑問,
當鄭捷事件正逐漸平息,卻始料未及的牽動更多漣漪,
一波波的,擾動著原本就焦慮不安的人心,
看著各種不同背景的作者進行的網路文章,以及同儕有感而發的論述,
再想到最近與一些同行對於「社會責任」與「能動性」的交流,
在此,對於近日的感受,透過文字,進行暫時性的整理。
過往心理師的訓練,強調在個人心理狀態的改變,
在後現代思維逐漸對各知識領域產生影響後,在部分諮商取向裡,
開始可以看到心理師們對於社會文化中,個人狀態是如何與環境相互建構的思考角度,
隨著社會上重大事件陸續發生,也有越來越多心理師開始關注這些社會現象,
進而試圖以自身專業來理解、詮釋,進而提出可能的解決策略。
打從去年318學運起,開始可以感受到,
「走出諮商室」開始成為台灣心理師思考的一個方向,
也成為部分心理師對自身專業發展的期許,
同時也有越來越多心理師,開始針對自己於社會上扮演的角色有了更多省思,
我自己透過參與部分事件的過程,以及與同儕、前輩們持續交流,將自身省思歸納為下列幾點: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面對逐漸「瘋狂」的社會,心理師的眼光能放在哪裡?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