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師,你接下來會對我做什麼嗎?】
「你對於接下來要進行催眠的過程,有什麼好奇想瞭解的嗎?」
「我第一次接受催眠,其實沒有很瞭解啦,
不過我選擇來預約催眠,對你很信任,所以我們直接開始吧!」
在催眠晤談裡,像是小銘這樣充滿信任的當事人蠻多的,
【催眠師,你接下來會對我做什麼嗎?】
「你對於接下來要進行催眠的過程,有什麼好奇想瞭解的嗎?」
「我第一次接受催眠,其實沒有很瞭解啦,
不過我選擇來預約催眠,對你很信任,所以我們直接開始吧!」
在催眠晤談裡,像是小銘這樣充滿信任的當事人蠻多的,
【我們聚焦在什麼事物上,就容易創造出什麼結果】
「今天你來被催眠,對接下來的催眠有什麼期待嗎?」
通常這是我在催眠剛開始的時候,慣用的開場白,
即使小芳已經在臉書上大略提及自己的情況,
我還是希望能親口聽她說說,網路文字在情感表達上其實很有限制,
【催眠不是應該一兩次就可以解決我的問題嗎?】
「我覺得上次催眠結束後,好像沒什麼改變耶」
第一次催眠結束的三天後,小鈴傳了臉書訊息給我,
「你可以多說一點嗎?沒有什麼改變的意思是?」
我身為心理師的職業病,就是當有人提出疑問時,
【運用NLP技術,快速轉換負面情緒】
這兩週裡很恰巧的有幾位來催眠的當事人,
因為是從台灣最東邊跟最南邊的縣市大老遠跑一趟,
雖然他們要探索很沈重的創傷經驗,
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我在進行催眠與心理評估後,
【催眠、心理諮商,聽起來是一門很專業的工作】
這幾年每次出席社交場合,被詢問到工作時,
我都不太想報上自己的職稱,
因為「心理師」或「催眠師」三個字一說出口,
聽的人似乎總會有無限想像:
【催眠師,忽略內在孩童的聲音,是造成我痛苦的來源嗎】
舒舒服服坐下後,由於小潔在線上表示沒有接受過催眠或心理諮商,
於是我按照習慣,在講解保密原則後,先關心她這次來催眠的需要,
「我這次催眠想要來看看自己的內在小孩,想對我說什麼」
小潔喝了口溫水,很有氣質的她,不僅坐姿端正,說起話來也輕輕柔柔的。
【心理師是否常需要吸收人們的負能量】
在第八次諮商晤談快結束時,我照慣例邀請小雯說說對這次諮商的感想,
她忽然冒出了這樣的疑問:
「我覺得你當心理師真的是很偉大的工作耶,
每天都要跟各種充滿負能量的人談話,
【我們的愛情是怎麼開始的?讓心理學來告訴你】
在愛情中,會來到會談室裡找我做諮商或催眠晤談的人,
大致上都是覺得自己在親密關係中,遇到了瓶頸,
甚至猶如鬼打牆一樣,陷在某種輪迴走不出去的人,
面對這樣的人,看著在關係中飽受折磨而痛苦的當事人,
【六星逆行帶來的紛亂,或許協助我們重新認清自己】
星象紛亂似乎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自從越來越多人在討論「水逆」帶來的溝通不良與電器失靈後,
現在更是金星、火星等高達一半以上的行星全都處在「逆行」的狀態下,
搞得不少人看到六星逆行的新聞,心中會有些不安與慌亂,
因為網誌搬家了,要閱讀全文的話,請點選新連結:「用行動,找回愛」家族排列X親密關係探索與成長工作坊
「人在關係中受苦,在關係中成長」
是我七年來在諮商晤談中反覆看到的現象,
什麼樣的關係會讓我們受苦呢?
不外乎是與父母、親密伴侶與孩子吧!
因為網誌搬家了,要閱讀全文的話,請點選新連結:<關係聊天室>有距離的溫度:從恨父親,到靠近我父親的十年漫漫
【我身體的過敏症狀,埋藏著對父親的怒火】
如果我的生命是一塊畫布,母親幾乎佔據了大多數的篇幅,
相較之下,父親出現在我生命中的場合似乎不太多,
我小時候他忙於工作,甚至有段時間到國外出差,長期不在家,
因為網誌搬家了,要閱讀全文的話,請點選新連結:心理學的行動式沙龍:培養寫作與演講的兩把刷子
據說,在這時代要成為「行動心理師」,
除了諮商專業之外,還需要有「演講」跟「寫文」兩把刷子?
在6/30「讓斜槓成為你的心選擇」講座中,我很真誠的說:
「成為行動心理師,未必都要很會演講或寫文章」!
因為網誌搬家了,要閱讀全文的話,請點選新連結:在這不進則退的時代裡,我們該前往何方?寫於心理師考試之後。
【心理諮商的潮流跟趨勢在哪裡?】
在這三年來每年我都會舉辦一到兩場行動心理師的工作坊或講座,
我發現大概從去年開始,詢問「心理諮商未來的發展趨勢」的伙伴增加不少,
每年督導實習心理師或新手心理師時,「該如何及早替就業做準備」,
許多人都知道「知易行難」,腦袋要理解怎麼做出生活改變是很容易的,
但實際上要去做到改變,卻困難許多,
就像是想要瘦身的人,或許永遠都打算「明天就開始」,
渴望擁有一段美好愛情的人,經常因為「工作很忙」而失去認識新對象的機會,
面對難搞的同事跟慣老闆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