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心靈電影院>從電影看恐怖情人:別相信任何人(有雷)

今天下午放自己一個休假,去欣賞了「別相信任何人」這部電影,

光看預告片,就覺得劇情應該頗精彩刺激,

雖然隱約猜得到劇情發展,但隨著線索一個個拼湊起來,

還是讓我感到不寒而慄,愛情,有時候真的會發展成一種過度的執念,

甚至到了最後,化為殺人動機呢!

電影劇情,也讓我聯想到最近一直被反覆報導的危險情人新聞。

下載.jpeg  

台灣的新聞界一直有個現象:危機發生時,會反覆跳針式的大力報導,

並且會出現許多「專家說法」,這些專家說法不外乎是告訴社會大眾,

要如何「辨識危機」,並「化解危機」,

這本來是一椿美意,卻也可能強化了我們對於「危險份子」的刻板印象,

除此之外,專家說法有時會將犯人形容得令人髮指,

反而讓人覺得這種人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削弱我們對自身處境的敏感度。

然而實際上,危險情人並不見得如同專家們所說的那樣容易分辨,

我在課堂上向學生們分享時,常會強調除了少數幾個要點外,

危險情人應該是一種向度的概念,而非全有全無的二分法,

愛情本來就具有偏執、佔有、讓人特別感到熱情或瘋狂的特性,

危險情人只是無法好好地跟這些特質與情感面相處,

同時會用錯誤的方式,來滿足這些需求罷了。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心靈電影院>從電影看恐怖情人:別相信任何人(有雷)

 

與學生們提及危險情人的概念時,若能搭配時下的偶像劇或電影,

根據劇情來解說,不僅讓學生們更容易吸收理解,

更能一併回歸到情感教育的層面,引導他們去思考愛情的本質是什麼,

當我們有需求時,又該用什麼方式來面對及溝通?

在「別相信任何人」這部電影裡,麥克是女主角克莉絲汀的外遇對象,

在克莉絲汀的丈夫班恩無法忍受她日復一日的失憶症狀,因而離婚之後,

麥克偽裝成班恩,與克莉絲汀展開了同居生活,並肩負起照顧她的責任,

這樣的生活看似恬淡而幸福,兩人的相處也平安無事,

直到克莉絲汀在醫師的協助下逐漸恢復記憶,一切才開始走了樣......

Before-I-Go-To-Sleep.jpg  

電影刻畫出真實的人性,從劇情當中,更能親身感受到危險情人的恐怖,

也更能從劇情發展的前後當中,看到危險情人的核心本質究竟是什麼?

究竟兩個人的互動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是有「危險」?

(這也會是我們引導學生去思考跟觀察的重點)

比較敏銳的人,可能在劇情發展不久後,對「班恩」(麥可假扮的)的一些行為起疑心,

例如隱瞞了克莉絲汀有個過世的兒子,以及刻意將她的摯友克萊兒的照片藏起來,

當克莉絲汀將這些照片貼在浴室時,他隔天立刻全都撕了下來,

甚至對於克莉絲汀當初失憶的真正原因,也用車禍來一語帶過,

這種「善意的謊言」(為了你好所以我說謊),隱約蘊含著「操控」的特性在裡頭,

就好像是把對方當成一個孩子來看待:「我都是為你好,所以你聽我的就對了!」

看似關愛,其實卻可能是一種在關係中需要掌握權力的特徵。

BIGTS658.jpg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心靈電影院>從電影看恐怖情人:別相信任何人(有雷)

arrow
arrow

    幽樹(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