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陣子為了帶領動漫自我探索的工作坊,

陸續看了幾部別具深意的作品,

當天有個學生分享他最喜歡的作品是「暗殺教室」,

讓我想起多年前也有朋友向我推薦,於是忍不住看了起來,

沒想到到現在看了五集,每一集都讓我忍不住落淚......

一方面,想起過去接受教師訓練的日子,以及那些跟學生互動的回憶,

另一方面,也想起如今正在晤談的幾位孩子,以及他們傾訴的心聲。

20150805145101810_new.jpg

暗殺教室從邏輯上來看,是個很不可思議的動漫畫,

開頭劇情是一個謎樣的外星生物將月球炸毀,並揚言即將毀滅地球,

同時,他提出了一個交換條件,

那就是要擔任某高中3-E的班主任(以台灣來説就是導師的意思),

日本防衛省在接受這個條件的同時,也告訴三年E班的學生,

在未來這一年裡,要持續訓練自己的暗殺能力,就近除掉這個外星生物......

最奇特的是,被學生取名為「殺老師」的外星生物,

一點都不擔心自己被殺死,反而鼓勵學生用各種方式來殺掉自己!

 

 

在今天剛看完的第五集裡面,擅長理科的奧田同學,

雖然對數學跟理化非常擅長,國語跟口語表達能力卻有點薄弱,

因此他想出的暗殺方法,居然是把做好的毒藥,直接拿給殺老師喝下去!

毒藥當然對殺老師沒有作用,相反地,他很熱心的教導奧田同學,

如何透過一連串的過程,調製出可以殺死自己的毒藥......

然而,就在奧田終於調出這個配方,讓殺老師喝下之後,

意料之外的,反而讓殺老師「進化」成威力更強大的狀態!

透過這個過程,殺老師說了一段讓我非常感動的話:

「有效的暗殺,需要有足夠的國語能力,

像這樣直接誠實的請暗殺對象喝下毒藥,反而會成為被對方利用的情況,

奧田同學,你擁有非常優秀的理科能力,

未來國家應該也會有許多人們,受益於你吧?

在此之前,請培養能有效向他人說明的國語能力喔!」

d4d6c0343562e5da8c5a15cf53ca5e50.png

這麼超現實的劇情,讓我意外回想起至今晤談過的幾位學生,

他們都是被學校、甚至是父母所放棄的孩子,

當老師與家長,期待孩子能夠早點長出「現實感」,

快點發展出跟年紀相符的能力與學業成績時,

卻忽略了這些學生,受困於過去的特殊經驗,或是擁有獨特的人格特質,

以致於當接收到大人們的要求與期待時,只感到無力跟挫折。

類似的情況,在我去大學演講時,也有一番驚人的震撼,

有些學生到了大二大三,還無法說出自己身上有什麼優點或專長,

只因為他們上了主流社會中的「二流」或「三流」大學,

在他們的認知裡,只有讀書考試成績優秀,或是擁有可以得獎的才藝,

才算得上是「有專長」或「優點」,其他的就只是「興趣」,無法當飯吃的。

 

 

聽到這些學生訴說的內容,心中是很疼痛的,

身為一位中小學訓練出身的心理師,

從小到大我算是考場的常勝軍,卻常在演講半開玩笑半認真的對學生說:

「我這個人學生時代唯一的優點就是會讀書,

你們可能覺得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可是會讀書這件事,並沒有解決我在人際跟愛情上的種種困擾,

相反的,我因為太會讀書了,所以很晚才發現,

事實上人生除了讀書與成績,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情,

因為這樣,我高中被排擠,大學人際關係也蠻差的,談起戀愛也不怎麼在行......

讀書確實讓我免去許多煩惱,同時也讓我失去很多。」

是的,正因為我擁有非常優秀的讀書能力,

以致於在後來的人生裡,我花了非常非常多的時間,

重新學習各種身為「人」需要學習的事情。

 

 

回到暗殺教室的劇情,看到殺老師如此熱情的喝下毒藥,

透過這個與學生互動的過程,引導他親自體驗到,

自己所輕視的語言能力,事實上對擅長的理科能力是一種很大的加分,

相反地,當自己的表達能力未達基礎水準時,反而可能減損原來的優勢能力,

我深深感受到,或許傳統上老師們會認為自己要「灌輸」學生一些觀念,

當學生超出常規時,要趕快把他們「導正」,

身為一名老師,我承認這樣的念頭,站在教育的立場是很合理的,

只是我同時身為一名心理師,會更去思考的是,

如果學生表面的偏差,就像是動漫中奧田所製作的毒藥,是一種不成熟的內在表達,

身為老師或心理師的我,是否可以如同像是殺老師一樣,

不是直接斥責學生的行為,而是嘗試吸納這個行為,

嘗試看見學生背後真正的邏輯與心意,

於是能將這份「暗殺行動」,轉化為學生願意成長及改變的動力?

 

 

在過去,儘可能的維持並提升有能力的學生,

放棄缺乏能力或素質比較「不良」的學生,是教育系統中的概念,

一如動漫畫中的這所學校,透過將所有成績差的學生流放到E班,

維持住高升學率的假象......

雖然這樣的觀念持續在調整,在台灣的教育或社會現場裡,

還是可以觀察到,競爭比較與過度強調「優秀」,

似乎仍然是一種常態,彷彿平凡是一件不值得被鼓勵的事情一樣。

當成人們營造了這種過度競爭跟排擠的制度時,

相對的,身處其中的學生們,也將無形中學會這些手段,

這是我看到目前為止,很深刻的體會.....

如果說學校就是現實社會的縮影,那麼身為大人的我們,

在每天的生活中,究竟示範了什麼給學生看呢?

是人與人之間本就該互相信賴與支持,

還是為了成績(金錢),必要時可以不擇手段的競爭?

 

tumblr_inline_nsogb3hdzj1sta756_500.gif

在我跟學生晤談時,有時候會發現,

或許不是所有的學生,但許多學生並不如成人所以為的「沒現實感」,

事實上,大多數的學生對於社會現實的認知,已經接近到有點殘酷的狀態了,

而正因為提早認知到,或許自己根本無法適應現實的規則,

(這部分有一些可能受到青少年特有的思考邏輯,被放大了)

所以乾脆提早選擇自我放棄......因為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還是很難靠近目標!

同時我也發現,當提供足夠的愛與關懷,同時支持學生們慢慢長出自信時,

有些時候,他們所能發揮的,或許遠比我們當初所想像得,還要多更多啊!

 

 

本名張義平,幽樹(ShoRa)是我的靈性名字,
現為啟宗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
新北市國高中特約諮商心理師、諮商督導、
藍海機構家族系統排列師與催眠療癒師與催眠訓練師、
心靈圖卡諮詢師、訓練師與督導、聊心話大冒險桌遊帶領人。
 
透過敘事治療與自己的研究所論文、
催眠、心靈圖卡、家族系統排列等方式,
逐漸修復異位性皮膚炎,在家庭、人際與愛情中造成的斷裂與創傷,
同時,看見症狀表面下的意義,以及自己需要學習的生命功課。
 
 
(圖片取自網路,歡迎以直接複製連結的方式分享本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幽樹(yuki) 的頭像
    幽樹(yuki)

    心靈行者的魔法錦囊

    幽樹(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