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心理工作者,以及正跨足心靈療癒工作者的我,
始終都對一個提問感到好奇:「究竟療癒是如何發生的?」
從前還只停留在諮商領域時,
這個問句則會是「當事人如何會發生改變?往心理健康的方向移動?」
過去的我嘗試從各種諮商理論中找尋答案,
在接觸靈性領域後則嘗試以靈性觀點來解答這個問題,
然而我越來越發現自己需要建構出一套個人的理論,
因為這些大師的話語雖然頗有道理,
但在實務經驗中卻有許多有待考驗的地方,
於是我回到自己的生命中找尋。
這場追尋已經好多年,直到最近終於開始有些頭緒。
我認為個人療癒發生需要三項條件:勇氣、真實與負責任。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受到大大小小的挫折甚至是創傷,
進而使我們產生各種不適應行為,亦即身心症狀,
療癒要發生,意味著我們得放下這些緊抓著不放、早已熟悉的不適應行為,
轉而恢復我們可能逐漸陌生、不習慣的適當反應,
創痛是我們無法選擇而被迫接受的,
療癒卻需要我們自行選擇,在生命中做出改變,
例如尋求協助管道、改變個性或言行模式等等,
在我個人的經驗中,這需要有面對未知的勇氣,
事實上開始面對未知本身就是一種轉變,
因為我們多半活在生命恆定安穩的幻象中。
其次我們需要能真實面對自己與這個世界,
這同樣需要勇氣,而且可能需要更多,
在我的經驗中,能真實面對他人,才有建立關係的可能性,
人際之間的療癒能量才能流動,
否則我們都只是在用人格面具與旁人打交道,
內心無法真正平安,總是會有許多猜疑恐懼。
真實面對自己,則是真實面對他人的前提,
也是讓療癒發生很重要的因素,
因為若我們連自己都欺騙,則根本無法洞察問題的根源,
甚至連自己正處於不適應模式之中都無法覺察。
最後,我們還得為自己的改變負起全然的責任,
我承認最後這項對現階段的我來說還有點困難,
對自己有很高期許的我、對於真正在這世界上獨立有些許畏懼的我,
要負起生命中百分百的責任,還有些困難,
我也知道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這可能是最困難的一項,
因為負責任意味著我們得拋開習慣的受害者情結,
明白無論生命中曾經或正在發生什麼挫折或不如意的事情,
我們都只能接受,並且想辦法面對,
在這世界上沒有一個專家或權威能將我們從這黑暗的深淵中解救出來。
光靠我們自己本身,就個人經驗來說,
我認為這三個項目無法完全憑一己之力達到,
需要在生命的旅途中獲得許多夥伴的支持與相互扶助,
或者是透過尋求專業資源才能逐漸一一達成,
我並非鼓勵人們依賴權威或專家的指引來達到這三個要素,
然而我認為真實、勇氣與負責任三個要素,都是生命中相當重要的課題,
有些人幸運,能夠從親友的身上就得到支持力量往前邁進,
有些人的經驗則較為曲折,的確需要一些專業資源的適時介入。
至於在諮商或心靈療癒的場域中,
如何陪伴當事人逐漸發展出這三項能力,
為了避免文章過長,我想就放在下一篇文章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