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是個愛看書的人,
也是個很會讀書的人,
對於各種知識與理論的追尋與探究也很有熱情,
然而今天我卻發現,該是拋開這些知識的時候了。
其實早在投入自我敘說研究的過程中,
我便知道理論與知識都是身外之物,
重要的是親身經驗並消化吸收之後的個人生命知識,
只是那時候我可能太急於想完成碩班論文了,
對於這句話,只體驗了一半,仍然不自覺得拿外在的理論來詮釋自己的生命,
直到這一年來遭逢生命困境,我越來越清楚的感受到這句話的意思,
縱然我懂得許多靈性與心理學上的知識,
然而這些理論與知識真正能夠落實到生活中的卻很少,
也就是說我只是不斷的跳入一個又一個的知識框架,
卻沒有真正的接觸到生命本身。
其實對現在的我來說,對於經驗到拋開知識這件事是很恐懼的,
畢竟這是長久以來我賴以生存的支柱,
而我評價他人的方式,也是從外在能力與理論厚度而來的,
更重要的是,拋開這些過去辛苦累積的理論知識,
就像是要我在汪洋中丟下指南針一樣,實在很不容易!
然而生命開展到此刻的境地,我也真的無法在緊抓這些東西了......
從去年展開的行動之路,竟然對我產生如此強烈的撞擊,實在讓我所料未及!
對現在的我來說,累積知識變成一種興趣,
能夠吸收過去人們以自身經驗構築起來的知識,
對我來說依然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但我也開始學會提醒自己,這些都是他人的經驗,
現在的我需要學習仰賴自身的經驗,即使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然而在我內心深處已經明白,這是一條勢必得走上的道路,
因為這才是世界真實的樣貌:除了自己的經驗之外,其他都只是參考的路標,
我最終能給出的、能依賴的,還是只有自己的生命經驗而已,
他人所相信的、他人所建構出來的,都屬於他者,不屬於我。
人們對於未知總是充滿恐懼,
當心理學的知識再也無法滿足人們對生活的控制感時,
便開始發展出各類靈性的理論與知識,
然而,我認為這不過就是從科學這個框架,
移轉到宗教或靈性理論的框架罷了,
過於投入這些靈性途徑之中,
很可能到頭來只是一場自我欺騙!
這麼一想,就再度深刻的感受到活著的孤獨感,
我想正因為人與人之間看似緊密相連,
實際上卻又各自活在自己的小宇宙中,
存在主義才會認為生命本無意義,需要我們自行去建構,
而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如何,終究是孤寂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