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整理資料準備著五月份的生命教育演講,
題目是「逆境飛翔--讓天賦自由」,
我的演講風格多半是放影片、帶討論,
如果可以的話,講些故事而非理論性的東西,
於是我開始上網搜尋學姊的故事,
然後我看到了一篇關於她的文章,
看完之後,心中有許多感嘆。
學姊與多數不想進入機構的人一樣,
選擇了行動心理師為業,
受限於身體條件,她需要比別人更努力才能投入心理專業領域,
但她也的確做到了,實在是讓我欽佩,
選擇與學生分享她的故事,
也是因為我知道她的生命故事相當精彩,
更是因為我與她一同至國外修課時,
她所展現出的高度彈性與對生命不服輸的個性,
同樣身為身體上有殘疾的人,她實在比我努力太多了。
回到自己身上,則有著感嘆,
追求夢想,似乎是現在社會所強調的意義與價值,
然而經過了近乎一年,正逐漸在考慮收尾的行動之路後,
我明白,因為各種內外在條件,夢想可以大膽去追逐,卻未必能實現,
甚至在投入之後,有時反而更加明白,原本的夢想並非真正所欲追求的,
夢想,有時候並不如人們所歌頌的那麼偉大,一如愛情,
我們可以盡全力放手一搏,常是往自己的夢想前進,
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會走到終點。
就像是歌手張懸在接受天下專訪時提到,
她投入音樂並非為了實踐自己的夢想,
而是因為那是她僅有的、唯一精熟的道路,
所以她很努力的走在這條自己唯一會走的路上。
我明白自己身上還存在著許多待克服的關卡,
行動之路依然有著吸引力,但這不是現階段的我可以完成的,
現階段我有別的課題需要面對,
或許等這些課題都通過了,回到行動之路上就能更安然自在吧!
要能承認這點對我來說是很難的,可是內在真實的聲音明白,
若不肯承認這點,執意要闖出些什麼、證明些什麼,對我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道路要走,並不是社會所歌頌的價值觀就絕對是好的,
一如哈克在書中所提到的,有時候我們需要做自己,有時候則需要做罐頭。
(罐頭意指成為符合社會主流規範的樣子)
回想起在解讀塔羅牌的經驗中,
那些看似擁有人人稱羨工作的人,與那些看起來漂泊不定的人,
其實都同樣對未來感到迷惑,
就像是昨天參加了同學會,赫然發現那些具有穩定工作的同學們,
竟然與我一樣,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有些茫然跟不確定,
這似乎才是人生的實相:一種高度不確定的狀態,
但我們仍能設法踏實的過好每天的生活。
在我準備演講的資料中有個小故事,
裏頭的禪師在最後下了一個很好的註解:
「其實,人生也是如此,當人們遇到坎坷、挫折時,也要把曲折的人生看做是一種常態,
不悲觀失望,不長噓短歎,不停滯不前,
把走彎路看成是前行的另一種形式、另一條途徑,
這樣你就可以像那些走彎路的河流一樣,抵達那遙遠的人生大海。」
我的生命即將要轉彎了,
感謝在這一年來不斷替我加油打氣的朋友、前輩與親人們,
在每當我要宣告放棄時,又能重新燃起希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