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可以平息我們的理智,卻壓不住情感的焦慮】
從3/18開始,一下子增加了23個境外感染的案例,
不只讓感染人數暴增,也使人數突破了100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數字,
從疫情剛開始到現在已經持續了將近四個月,
這段時間裡,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我們,
【政策可以平息我們的理智,卻壓不住情感的焦慮】
從3/18開始,一下子增加了23個境外感染的案例,
不只讓感染人數暴增,也使人數突破了100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數字,
從疫情剛開始到現在已經持續了將近四個月,
這段時間裡,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我們,
【心理師每次都只是安慰我,同理心感覺沒什麼用】
小茹飽受憂鬱症之苦已經一年多,一直有持續服用抗憂鬱劑,
也與心理師晤談過一段時間,因此當我接到她想預約催眠的訊息時,
基於我不只是催眠師,同時也是諮商心理師,
很自然地好奇的多問一句:「是什麼原因讓你想在諮商之外還想催眠呢?」
【我在第一次結束後,需要多久再進行下一次催眠?】
只進行一次催眠,就可以完全解決困難嗎?
當進行了第一次催眠,感覺可以好好放鬆下來之後,
接下來我還需要接受幾次的催眠,才可以逐漸脫離現在的痛苦呢?
因為網誌搬家了,要閱讀全文的話,請點選新連結「問完這五個問題,你會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催眠頻率」
【催眠可以讓人遺忘過去嗎?】
「請問催眠可以讓我忘記過去不愉快的事情嗎?」
在對話過程中,扣除前世今生,遺忘過去位居詢問熱度的前五名。
因為網誌搬家了,要閱讀全文的話,請點選新連結「催眠可以讓我忘記不愉快的過去嗎?」

【我好容易焦慮,在生活裡可以如何穩定下來?】
小五是一名個子嬌小、相貌年輕的女孩,
目前從事服務業的她,因為就讀助人相關系所,
所以在觀察到焦慮不安的心情已經明顯干擾工作時,
立刻來預約了我的催眠服務,
【為什麼我很努力了,卻還是無法解決困擾?】
玉子是三十多歲的上班族,最近因為失眠、焦慮等症狀來找我催眠,
樂觀開朗的他在三個月前,被醫生診斷為憂鬱症,
起因是交往五年的男友提出分手,緊接著又在工作專案上遇到重挫,
他雖然告訴自己要趕快好起來,卻仍然一天比一天憔悴,
【傳統的催眠方式,強調對當事人的控制】
雖然催眠取向已經經歷了好幾個階段的更新與升級,
然而多數時候,我們在電影、偶像劇裡看到催眠劇情,
仍然是基於佛洛伊德那個年代對催眠的理解所編寫的,
在坊間所教導的催眠,大多數也還是以NGH催眠為主,
【花了3年的時間,他慢慢走出老是愛錯人的戀情困境】
在六次催眠後,她覺得自己慢慢變得比較有信心,
也比較可以安撫自己的焦慮不安,於是結束催眠服務預約,
下一次再看到她,已經是我受督導考核後第二次調漲收費了,
她表示自從結束幾年前的催眠後,陸續談了幾次戀愛,
【心法跟技巧,猶如武功的內外功】
所有學習心理諮商的人,應該都曾經問過這個問題:
「身為心理師,究竟學習心法比較重要,還是技巧呢?」
這裡的技巧,不單單指的是各家理論的技巧,
因為網誌搬家了,要閱讀全文的話,請點選新連結「身為心理師,到底是學習心法重要,還是熟悉技巧重要?」
有人說,愛情就像一面鏡子,
我們愛上的人,反映出潛意識裡的自我形象,
我們跟伴侶相處上的困難,投射出自己內心最難以接納的特質,
我們所談過的每一段愛情,都藏著最深層的內在渴望。
因為網誌搬家了,要閱讀全文的話,請點選新連結「藍海之夜:擁抱內在孩童,創造屬於你的愛情」
【催眠師不只學習催眠別人,同時也需要學習療癒自己】
這位大師經常在世界各國舉辦療癒工作坊,
在某一次的工作坊會場,他詢問現場的學員們,
「你們有誰本來的工作就是心理治療師、精神科醫師、催眠師或療癒師?」
不少人紛紛舉手,只見大師深深的看著這群人說:
【你覺得催眠是什麼?】
因為網誌搬家了,要閱讀全文的話,請點選新連結「義平(幽樹)的「藍海-自我導向式催眠」服務(2020最新版)」

佛洛伊德這位心理治療界的祖師爺,曾說過一句如今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話:
「人類意識僅佔據心靈的一小部分,有80%都像冰山一樣,潛藏於水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