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慢慢在校準自己的生命道路,
身體因為休息以及得以繼續走在自己的路上逐漸恢復,
心情卻似乎沒有因為這樣而變得比較輕鬆,
當身體逐漸復原時,自己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究竟該前往何方,
反而更加清晰的成為一個需要沈澱跟反思的議題,
許多徵兆都在提醒著我,今年將會是個需要沈澱、整合然後再出發的一年,
然而面對前方千頭萬緒一時無法釐清的方向感,竟覺得有些無力。
從大學開始,我就一直喜歡靈活而彈性的思考方式,
同時對於心理學之外的世界,抱持著高度興趣,
從研究所開始,一路研究塔羅牌跟其他身心靈療癒技巧,
與心理諮商之間的整合,至今也過了十多年,
當我越加深入諮商之外的領域時,回過頭來看諮商這件事,
卻似乎沒有看得更清楚,反而更模糊了。
同時,因為社會環境的激烈變化,連帶著讓心理諮商領域起了變化,
高科技設備與網路的發達、直播與傳媒的娛樂化,
都讓心理師的曝光度大增,當然,也讓心理師有更多方式可以跟社會大眾接觸,
除此之外,眾多新興媒材與技巧的流行,也帶動心理諮商領域在治療哲學上的轉變,
強調速效的目標解決,與重視自我觀察的身心修練之間該如何平衡,
在能夠迅速吸引大眾注意的技巧呈現,與嚴守倫理規範的封閉性諮商環境,又該如何平衡?
在這些表面的衝擊之下,我最近常常在思考的是:
「什麼才是心理諮商的本質?」
「同為助人工作者,心理師與占卜師、風水師、能量工作者...究竟有何不同?」
「這個社會上的人們,有什麼樣的需要?這些需要,我將透過什麼方式去回應?」
「如果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那麼,我究竟歸屬於什麼樣的助人社群?」
「拋開所有過去學習過的知識,在我的生命中,什麼才是最真實的?」
「當我能用什麼方式,帶著自己的真實,去貼近每個前來尋求服務的當事人?」
過去一路以來多元化的學習,到了今年開始面臨著去蕪存菁、打散重組的過程,
正因為對於許多領域都有所涉獵、有著深遠的觀察,
當要慢慢把這些表面上看似衝突,底層下卻可能極為相似的脈絡整理清楚時,
反而需要一段很長的醞釀期,才能慢慢平穩心神,站穩腳步,
最近的我,持續在透過各種方式,觀看著自己、整理著自己。
過去的我很習慣彈性靈活的快速變化,
習慣透過清楚的邏輯跟清晰的分析能力,迅速替困難找尋出路,
一直以來,我都不太習慣等待,總會依靠著自己內在的力量硬是闖出一條路來,
在高中時期,那個飽受欺凌的漫長日子裡,我透過奮力讀書來打開眼前的出口,
在大學時期,那些不知該如何與人相處的日子裡,我透過鍛鍊自己的專業能力來前進,
在碩班時期,面對無止盡的創傷經驗湧出時,咬著牙透過諮商,也是一路這樣撐過來了,
即使出了社會,成為自由工作型態的行動心理師,
靠著老天的眷顧、靈活的思考跟堅韌的意志力,從中設法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一直以來,即使前方暫時看不到目標,眼前暫時沒有方向,
我仍然會嘗試在短時間內,鎖定一個方向直挺挺的前進,
這輩子到目前為止,老實說,我問題解決的能力算是不錯,
然而正因為如此,當今年開始進入人生的轉捩點,
開始需要允許自己浸泡在看似毫無目標與方向的沈澱階段時,
說真的,實在非常的不習慣......
或許也可以這樣說吧~「勇往直前是我的天賦,等待沈潛則是我的陰影」
「這就是真實的人生啊,許多事情可能都是沒有答案的!」
一位心理師好友在留言中這麼回應我,
「這也是一種修練」長久以來持續跟隨的老師這麼回應我,
聆聽的朋友與前輩的回應,在晚上深深的靜心之中,不知為何心底浮現這句話:
「在深夜裡,空無一人也無來車的街道上,如果遇到紅燈,這時該停下來嗎?」
這句話,是我很喜歡在某些演講或工作坊裡,詢問現場學生與伙伴的一個大哉問,
這句話,是我用來當作「生命中許多時候看起來有標準答案,
然而當我們真正面臨某些情況時,才會發現這些答案都是書中的標準答案,
同時,生命中大多數的事情,其實都是沒有答案的。」
在沒有答案的情況下,我們要如何解決眼前的困境呢?
「看情況」或是「解決不了」似乎才是人生中的實相。
是啊~~!「解決不了」或許才是生命中大多數時刻真實的狀況吧,
如果回顧我一路以來的生命經驗,其實許多生命的困境都沒有獲得解決,
我之所以與過去不同,或許也不是因為困難被解決了,
而是透過接受諮商、尋求療癒、閱讀、找人抒發、學習新技能......
透過這些方式,長出了能夠涵容生命困境的力量與心胸,
因為力量增強了,於是能夠針對相同的困境,做出不同的回應,
只是這些回應是把困難解決嗎?
許多時候,困難似乎仍在,只是多了不同的可能性。
生命中經常有許多的糾結,或許才是常態,
這些「結」,或許也才讓那些能夠平安喜悅度過的日子變得更加珍貴吧!
要「解」開這些結,或許靠得不見得是快刀斬亂麻的方法,
而是一點一滴撐大自己的心,透過提升個人心性的器量,
真實的面對「人生無解」的勇氣與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