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好友的推薦,我買了村上春樹的一本新作: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與他的巡禮之年」
我猜好友是因為覺得主角多崎作跟我有點相似才推薦的,
說到在人際上遭受背叛的經驗,確實有點相似,
深讀整本書之後,我想自己跟主角的性格其實差異甚大,
倒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想起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有了些感觸。
在這本小說裡,透過主角實際拜訪高中時期一度十分要好,
最後卻莫名其妙切割情感的四位好友,
逐漸瞭解當年被好友們排擠的事件真相,進而重拾個人信心的過程,
描繪出人際之間微妙而複雜的情感,
同時也引領著讀者去思考,人我之間對於同一事件的認定、
對彼此關係的認定,究竟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之上?
多崎作原本以為自己因為某個原因,深受好友們厭惡,
到十六年後實際探訪四位好友時,才驚覺原來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
相反地在當時自己是如此深受朋友們喜愛,
甚至正因他給朋友們一種可靠而沈穩的形象,
以致於當這個團體需要面臨二分法的選擇時,最後決定將他排除在外,
從這樣的過程裡,更深刻一層來想,讓我忍不住深思,
一個人表面的行為與其背後所想傳遞的意涵,事實上究竟帶有多少的落差?
昨日晚上與好友吃飯時,我們都聊到最近在生活中,
出現了一些會讓自身覺得反感的人:
只顧自身利益的人、想從自己身上獲得權力加持的人、
做事情缺乏長遠規劃的人,或是表面熱心助人骨子裡算計人心的人......
說著說著,我們很快的就明白,這些人的出現,
其實只是透過激發我們內心的厭惡,好讓自己重新看到內心的陰暗面,
在內心深處裡,我們可能對於獲得自身該有的權益、行使自身角色的權力、
面對未知時保持當下臨在的心,以及透過策略來獲得自身渴望的事物......
對於這種種事情,存有批判或抗拒的心理,
於是當這些人出現在生命裡的時候,免不了會激起一陣陣的漣漪,
讓我們失去原有的平靜跟安寧。
我想起在「自己自己卡」裡面,有一句話是這麼寫的:
「所有對他人的指責,其實都是說給自己聽。」
最近在工作上面臨的挑戰逐漸變得繁複,
與更多不同性格、不同價值觀的人有所接觸後,
往往會發現,指責他人容易,面對自己困難,
於是好友選擇暫時放下手上的工作,安靜的撤退到角落裡,
透過把生活步調慢下來,重新觀看自己的心,
而我則是透過書寫及對話,學習安放自己的情緒,
讓自己的心能夠回到純淨之中。
在昨日的對話中,我與好友都再次看見,
這個世界需要各種不同的人,進行各種不同的工作,
因為不同年齡、族群、覺察層次的人,需要不同類型的工作者來提供服務,
我不能因為自己走的是一條深刻內省的路,
就認為那些服務基層大眾的伙伴是不對的,
我也不能因為現有的生活過得安穩,就認為那些需要多替自身利益著想的人是錯的,
社會裡的每一個面向,都需要有相對應的工作者來提供服務,
那些喜歡我真實而深刻的能量的伙伴,他們內在的感受,
就與那些喜歡淺白、生活化能量的伙伴,喜歡他們所追隨的老師一樣。
在生涯發展中開始進入一些不同的位置,
我想,在接下來的生活裡,自己越來越需要放下比較與批判的心,
踏實的在自己的位置上,給出支持與服務,
同時學著看見,那些與自己風格迥異的人們,也都如此用心的,
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饋著社會中有需要的人們,
若說每個靈魂來到這世界上,都有其需要修練的功課,
涵容與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看見每個生命姿態底下的美好,
或許就是我所需要學習的吧!
幽樹(ShoRa)是我的靈性名字,本名張義平,
現為微煦心靈診所諮商心理師、新北市特約諮商心理師、諮商督導、
藍海機構催眠師、家族系統排列師,
亦為塔羅諮詢師與訓練師、吟唱祝福法帶領人,與靈氣療癒師。
以謙卑的心情,面對生命中的變化與起伏,
用敬重的態度,迎接每個當事人所帶來的生命挑戰,
如實見證、用心回應每個來到面前的伙伴,是我靈魂的初衷與渴望。
(圖片取自網路,歡迎以直接複製連結的方式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