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連假,看了兩部好電影,其中一部是「出神入化2」,
真是一部續集比第一集還精彩的好電影,
雖然導演的手法因為持續重複,到了中間有一點枯燥乏味,
然而身為觀眾,我還是跟第一集一樣,看得目瞪口呆,
為電影中各種精巧的魔術手法感到讚嘆。
走出電影院,忽然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也如一場幻夢,
「生命是一場巨大的虛擬實境」,是許多身心靈教導中的核心之一,
這幾年來,對此有著深深的體會,同時,在最近,有了新看見。
在電影出神入化中,無論是第一集或續集,最重要的概念是「眼見不為憑」,
因為越是專注於自己渴望看見的結果,就受到魔術師的誤導,因而產生盲點,
最後落入魔術師期待我們觀看的幻象之中,
魔術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就是一切如真似幻,
明知其中必定有詐,卻又心甘情願的進入一個又一個的幻覺之中,
然後在魔術師公布謎底時,有一種心滿意足的感受,
這,不就正像是我們的生命嗎?
只不過這一回,魔術師與觀眾,都是我們自己。
談了一場又一場的戀愛、追逐著一個又一個的名利,
每當到手了,才發現這些可能不真的是自己所渴望的,
同時發現生命的格局,遠比自己當初所想像得來得更為遼闊,
有時候,這種感受則是出現在我們「失敗」了,
未能獲得預期中想要追求的事物時,
甚至就是因為無法獲得與失去,以致於讓我們驚覺,生命的不定性與虛幻。
記得在擺脫高中的惡夢,剛進入大學,卻又接連在人際與感情中受挫的我,
很長一段時間裡,對於生命有著非常真切的幻夢感,
在那個曾經以為自己已經一無所有,卻又再度失去僅存的一點希望的時刻裡,
我把生命當成一場遊戲,除了心理學知識之外,對於生命,已經不抱期待,
在接二連三的挫折裡,我根本不敢有所期待,
因為只要再有一點點的失去,我的世界可能就會粉碎到再也拼不回去的狀態,
外在事物沒有一樣是可以確定的,就連身體也因為異位性皮膚炎而「失控」,
說真的,還真的沒辦法覺得這個世界有多「真實」,
那時候的我,除了痛苦之外,都顯得有點虛幻。
這樣的遭遇,讓我在接觸身心靈的時候,走入一個很深的極端:
既然一切都是虛幻的,那我直接脫離這個「幻象」,就不會繼續被幻影迷惑,
我走入很極端的唯心論,同時將「紅塵俗事」看得很淡,
既然我的生命只不過就是一場巨大的虛擬遊戲,那幹嘛還要認真去玩?
我只需要專注在內在心念的修練就好了,根本不需要太認真去經驗這一切,
直到這一兩年,這種唯心主義的思想,才慢慢的改變,
一如電影中的魔術效果,如果觀眾沒有全神貫注,則這場魔術根本就不會精彩,
觀眾們之所以在知道(或不知道)魔術的機關後,仍心甘情願的被魔術師所誤導,
當中的關鍵正在於「體驗」,這份體驗可以說只是一種虛擬的狀態,畢竟魔術只是障眼法,
然而在全神貫注之中,我們又會覺得這份體驗非常的真實,甚至比日常生活還真實,
因此,魔術究竟是真是假,似乎也沒這麼重要了,因為這份體驗是如此的美好而珍貴。
我逐漸發現,生命確實是一場幻夢,同時也極度的真實,
正是這種矛盾的特性,讓生而為人的我們得以從中有所學習,
避開生命的體驗,一如將視線從魔術師身上移開,
沒有投入,就沒有體驗,沒有體驗,就無法學習,
光是縮在自己的內心角落裡,拒絕向生命敞開,
不僅無法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質,也非常的缺乏樂趣。
在面臨各種生命的經驗時,先讓自己徹底的墜入其中,
而在事件即將步入尾聲時,能夠重新清醒過來,看見一切都只是場遊戲,
這不僅是享受魔術時的必要心態,或許也是享受生命的必備心態吧?
我們既是打造自己生命幻象的魔術師,同時也是享受這場華麗魔術的觀眾,
何時該盡情沈醉其中,何時又該清醒的領悟,是一種複雜而微妙的狀態,
即使如此,我其實想說的是,無論此刻正在經驗什麼,就放心的墜入其中吧!
因為到頭來,當我們以為自己墜入谷底時,才會發現原來生命比當初想像得更龐大,
一切不過就都只是體驗,盡情享受過後,必有學習。
本名張義平,幽樹(ShoRa)是我的靈性名字,
現為微煦心靈診所諮商心理師、雙北地區國高中特約心理師,
擅長後現代敘事治療與人際歷程治療,第三屆諮商督導培訓中,
亦為塔羅牌及心靈圖卡諮詢師及訓練師、愛療法帶領人、家族系統排列師與靈氣療癒師,
對於關係療癒、性別與情感及性議題、生命發展、
失落悲傷與死亡、內在孩童療癒有深厚訓練及耕耘。
在與當事人共同前進的過程中,我僅是生命的行者,
透過反身凝視個人生命歷史,學習靠近眼前生命的際遇,
明白自己只是在生命旅程中多走了幾步路,
對於療癒,抱持敞開與臣服的心,對於人,帶著敬重與謙卑,
對於每個來到眼前的人,學著帶著愛如實見證,
對於這個世界,學著找到屬於自己的承擔方式。
(歡迎以複製網址的方式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