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隱喻故事的開端,起於三年前的一個自我意象,
如果我是一株植物,這株植物,將會有著什麼樣的特性?
於是,在2013年的二月份,我寫下了「綿延木」的故事,
(詳見http://yukitwins.pixnet.net/blog/post/122721281)
綿延木,對應到當時生命中的困頓與迷惘,
當時的我心想,如果有一種植物,生長速度很快很快,
能夠持續不斷的沿著土地蔓延著,
然而在蔓延得過程中,卻也同時飛快的消失、死亡.....
在這樣生生滅滅的瞬息循環中,我該如何定義自己?
這個故事後來遲遲沒有下文,
在2014年穿越重大的關卡後,我寫下「冥土與大樹」的故事,
(詳見http://yukitwins.pixnet.net/blog/post/176602935)
在這個故事裡,我梳理了對自己生命脈絡,與父母成長脈絡的經驗,
明白「傷害我最深的,也帶給我最深的力量」這件事,
在這個故事裡,我深深明白,原來一直努力求生,有時反而增加了困頓與挫折,
直到全然放下的那一刻,才更對自己一路走來的腳步有所理解,
同時,得以用更遼闊的眼光,理解身邊的人們。
今年,請熟悉的朋友A設計新的名片樣式,
A是名片上一個版本的設計師,已經合作過一次的經驗,讓我對他很有信心,
我很確定,他能夠捕捉到我在兩回名片款式更迭之間,生命成長的軌跡,
很有共時性的,當我在半夜傳給他一首突有靈感的自創詞句時,
他提及自己恰好也正往「龍」的意象思考,
於是我們共同決定了,在這一款名片設計中,要以「龍」為發想方向,
龍的意象,源自於在浴光之路中,理書老師替我讀取的靈性名字「ShoRa」,
對我來説,名片上的龍,除了自由、遼闊之外,還要有沈穩的特質,
甚至,要帶一點點「植物」的意象,
就這樣我與A反覆討論多次,終於敲定了整個圖像的設計,成了如今看到的樣子。
整個討論過程中,很佩服A的認真與細心,
他不僅一一解釋自己設計圖樣時,參考了哪些資料來源,
更會解說在某些文字或圖案的安排上,背後帶著什麼樣的美學概念,
從敘事治療的角度來說,這是非常「互為主體」的概念,
不僅我能夠親身參與名片的設計過程,更能理解設計過程中所運用的原理,
我不單單只是「享受」最後的成品,同時也在過程中,貢獻了自己的想法與概念。
這款名片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正反面相接時,會形成完整的圖像,
正面圖案中,只有一部份的身軀,主體是龍的上半身與我的靈性名字,
背面圖案中,則有龍的主軀幹,以及與他共生的其他植物及環境樣貌,
對我來説,這樣的圖像設計,隱喻著「我」不僅僅是「我自己」,
所有在他人眼中所看到的「我」,事實上蘊含著創造出此刻自我的「環境」,
沒有身邊的許多伙伴,以及滋養我一路成長變化的環境,
無法造就今日展現於眾人面前的姿態,
這也隱喻著我看待世界的眼光:凡事萬物必有關連。
今年,正逐漸從「我」走向「關係」,
我越來越深信,「我」無法獨立於脈絡而長,
人與人之間,因為關係而痛苦,卻也因為關係而茁壯,
脫離了關係,遺世獨立,是難以獲得真正蛻變與成長的,
因此,A在名片中,很細膩的描繪了各種與龍互生的動植物,非常美麗!
最後以一首自由書寫完成的詞句,紀念著新款名片的誕生:
如果你欣賞我的沈穩,是因為你看見了那粗糙的身軀,
如果你羨慕我的自由,是因為你正凝視著背上的青鳥,
如果你愛上了我的華貴,是因為你僅注目龍角上的英華。
當你望向我尾端上的小花,會感受到渺小的生機,
當你來回看遍我身上叢生的植物,會感受到豐富的光采,
當你凝視著我的雙眼,會感受到平靜的震懾。
你始終不曾知曉的是,這都只是一部份,是我綻放之後的模樣,
所有綻放之前的陰影,都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靜靜的,等待有心人看見,
在一身才氣之下,如其所是的平凡。
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有著不凡的才情,
同時,我與眾多伙伴一樣,僅僅是一介凡人,
願能在需要的時刻,盡情揮灑,
同時能在必要的時候,保持謙遜。
omnamashivaya
(圖為名片設計原稿,請勿任意複製,
若欲分享此文,請直接複製文章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