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理財課程始終缺乏興趣的我,在因緣機會之下受朋友邀約,
於是報名了「財智時代」桌遊的分享會,
過去對於這種理財活動總帶有負向觀感,因為內容多半是一些成功者分享自己的案例,
然後帶著觀眾呼喊一些空泛的口號,好像只要擁有了金錢,就擁有了世界,
然而,焯文老師開場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你要存錢?」卻深深震撼了我,
他說,他剛參加完一個關於理財的分享會,裡頭273個人的經驗分享裡,
「沒有一個人,在他的理財規劃裡,是關於分享或服務社會的」
從這個經驗裡,他分享自己對於理財的看法:
「當我擁有好的理財能力,就等於有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於是也就有更好的能力去服務他人。」
這句話,很觸動我,也讓我感受到,接下來的分享會,會非常精彩。
對我來説,在短短三到四小時裡,
除了享受了兩套很棒的理財桌遊:「財智時代」與「財富輪」之外,
更重要是老師示範了很靈活的使用方式,
因為這些桌遊都是針對不同的目標與族群,專為教學者設計出來的,
同一套桌遊,可以有非常多種玩法,教學者也可視情況增加自己介入的程度,
過往的桌上遊戲多半是為了休閒娛樂所設計,因此在使用到教學情境上往往容易有侷限,
然而財智時代跟財富輪的靈活度相當高,因此從國中到成人都相當適用,
在玩樂的過程中,帶領者便可以同步進行反思與討論,激發參與者從立即性的經驗中學習,
更重要的是,這兩款遊戲與時下流行的富裕之戰與現金流不同,
「這兩款是為了大學生或資本沒那麼充裕的年輕人設計的」
老師提到現金流等理財遊戲,主打族群多半偏向於有一定理財能力,且具有一定資本的玩家,
然而學生或初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在上述兩個條件上,都顯得較為薄弱,
因此這兩款桌遊最大的特色,除了簡單易上手,重點在於訓練玩家的決策能力,
以及如何運用有限的小額資金,規劃自己的生活願景。
在玩法上,財智時代透過四大類的卡片,模擬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狀態,
以「資本扣除負債即為盈餘」的概念,引導玩家去思考,
資本不僅是工作收入,好的朋友、能力與生活習慣,
甚至是身體健康,都能替自己增加資本,
相反的,浪費、過度的娛樂與損友,都將成為人生中的負債,
就像是哈克老師設計的生涯卡,目的在於引導使用者勾勒生活的願景,
財智時代也將許多不同的生活面向放入,甚至引導玩家去思考信用卡所帶來的影響。
財富輪則是透過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據該角色初始的狀態,完成個人的生涯目標,
裡頭將任務分為增加工資、學習專業、增加儲蓄等種類,
同時透過主持人在每一輪當中宣布一項「社會變遷」,讓玩家們充分感受到,
自己的決策終有極限,許多時候自己的財富將會受到環境的影響,
而「社會變遷」卡共有20多張,當中的事件有正有負,
恰好成為帶領者引導學生反思的無形架構,
也因此增加了教學課程上的可塑性,透過改變這個分類的卡片排序,將能帶出不同的省思目標!
整場活動不僅收穫滿滿,讓我最感動的是,
老師希望能將這套桌遊推廣到各級校園,
也希望能讓更多從事金融業的伙伴們有機會體驗這套素材,
老師心中抱持著信念是,若一個孩子能從國中就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理財其實是在管理自己的生命)
那麼無論他將來從事什麼行業,都能夠往自己想走的方向邁進,
我想,這正是目前的教育界所需要的!
為了理財觀念能在各級學校與社會場域中紮根,
在8/29與8/30老師將會開設為期兩天的訓練課程,
除了教導我們桌遊的使用方式,更會用深入淺出的方法,
讓我們熟悉桌遊在理財教育上的應用喔,
參與者將會贈送財智時代、財富輪與兒童版本現金流三款桌遊喔!
詳細資訊請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73598499605112/
(圖片取自當天授課課程,已取得承辦人員之同意
本文歡迎以直接複製連結的方式進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