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法完美,只能完整」
本週我們要共同學習的課題是「讓自己的心靈完整」,
在靈修或愛情的主題中,有時我們會被「靈魂伴侶」這個詞所吸引,
認為這世界上必定有著某個與我們心靈相契的完美對象,
能夠滿足我們在情感上的所有需求,其實,我們都誤解這個字真實的含意了。(註1)
如同感情中不可能有完美的白馬王子與公主來滿足我們的需求,
想要讓自己趨近於完美,也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夢想,(註2)
縱然精益求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類的勉勵話語早已深植人心,
成為我們潛意識中不斷追求卓越的一部份,
依照心理學家榮格的說法,人無法成為完美的化身,
我們唯一可以去做的,就是不斷涵容各種矛盾衝突的自我,
讓自己的生命與性格更加完整與成熟。
實際上這個過程要怎麼進行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一件事:任何二元對立的特質,都同時存在於我們心中,
意思就是縱然我們自認是個勇敢的人,也會有膽小、逃避的時刻,
就算我們認為自己是個自私自利的人,偶爾也會有熱心助人的一面,
所有的矛盾對立特質都存在我們心中,只是比例多寡,以及我們選擇看見哪一面而已,
套個我最喜歡使用的隱喻:
完整的我們就像是一顆鑽石,擁有不同面貌,然而我們自己與別人,都只能看到其中的某些面向。
其次,我們可以在未來這週裡,好好檢視自己對哪些事情有明顯的好惡,
藉此來核對,有哪些面向的自我是被忽略的?
無論是我們所喜歡的,或是我們所討厭的人事物,多半存在著我們內心的縮影,
根據心理學上投射的概念,我們喜歡上的,其實是潛藏在內心中自己感到滿意的部分,
而我們所討厭的,往往則是藏在內心深處我們所無法面對的部分,
因此別人就像是我們的一面明鏡,照映出內心千變萬化的自我。
再套用鑽石的比喻:
當我們只認同自我的某些面向,就像是只看到鑽石的某幾個面而已,
也許光彩奪目,也可能是黯淡無光,都不完整,
這顆石頭是「死」的,甚至連鑽石都稱不上,因為他只擁有某個特定的平面,
唯有透過不斷與各種人事物的撞擊,開鑿出我們其他的面向,
才能成就出鑽石光彩奪目的美麗,我們才得以過著完整而充實的人生。
因此,在未來的這週中,每當我們經歷著喜悅或悲傷,甚至是忿忿不平的時刻,
都可以把這當作進入內心深處的入口,看看有哪些層面的自己,不經意的被遺忘在心靈角落中了?
註1:
在過去「靈魂伴侶」一詞經常被視為人生中與自己完全匹配的異性伴侶,
但在一些比較新的靈性資料中,這個名詞已經有所修改,
根據這些資料顯示,靈魂伴侶指的是前幾世中與自己特別有連結的靈魂,
因此在這一世中,會繼續維持這種連結,共同完成一些靈魂的功課。
註2:
關於追求完美的故事,可以欣賞幾年前上映的一部電影作品「黑天鵝」,
女主角是一位芭蕾舞者,為了追求完美的演出,總是努力的詮釋著每一個動作,
在不斷忽略自身心靈的各個面向之後,最後走上了讓人震撼的結局,
裡頭有濃濃的榮格寓意,情節緊湊精彩,相當值得一看。
幽樹現在是張老師的校園講座特約講師,
因此本文也將同時發佈於台北張老師心靈加油站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