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情緒背後的原因」
如同標題所言,本週要學習的課題是看到情緒背後的成因,
傳統偉特中的寶劍三,象徵著內心憂傷的狀態,
在命理占卜中抽到這張牌,多半代表著不太好的事情要發生了,
但是從心理諮商的角度來看,卻別有深意。
風元素在塔羅牌中代表著思考、理智、分析與隨之而來的決策,
愛心則象徵著情感、情緒,,
三把象徵風元素的寶劍插在愛心上,
很明顯的揭露著我們的痛苦並非單純來自於外在事件,
這些事件啟動的思考機制,才是讓我們受苦的真正源頭。
在諮商心理學中有個學派叫做「理情行為治療」,
創始人Ellis提出一個知名理論:ABC情緒理論,
他認為人們的想法而非表面事件,才是引發情緒的主因,
透過調整自己對事件的觀感,能夠有效的減緩痛苦情緒的產生。
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們被上司不合理的責罵時,
若心中想著「太不公平了」、「為什麼我要被罵」,則心中怒火就會直直竄升,
然而若可以調整為「會受到這頓責罵,是因為這個上司本來就不太能明察秋毫,別跟他計較」,
那麼即使還是會有不愉快的情緒,但強度將會減弱許多。
再舉一個家庭中常見的例子,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會開始出現情緒莫名起伏,以及長出自主性的狀況,
當父母面對孩子強烈的反抗情緒或不服從管教的態度時,
心中通常閃過的是「怎麼辦,我的孩子要誤入歧途了」,或是「翅膀硬了,就都不聽我的勸告了,真讓人感嘆」,
這種想法往往會帶來親子之間更強烈的衝突,因為父母感受到的情緒是「生氣」、「難過」、「恐懼」,
這時候如果能換個想法:「孩子開始想要發展自主能力了,這是好事」,或是「或許他也控制不了這種情緒」,
(青少年們因為內分泌劇烈改變,以及大腦發育構造的緣故,在情緒控管上會比成人來得差)
心情就能稍稍緩下來,也就能進行更有效的溝通了。
因此,在未來的這週裡,每當我們有情緒產生時,不妨停下腳步看看,
究竟是什麼樣想法閃過腦海中,讓我們感到生氣、憤怒、悲傷,甚至是愉快呢?
再舉個我在課堂上很常拿來跟學生討論的情境題:「如果今天伴侶向你提出分手,你的感覺會是什麼?」
當這個伴侶是我們深深愛戀的人時,我們會感受到悲傷,因為「我所愛的人要離開了」,
然而當我們與這個伴侶其實早有些糾結的愛恨情仇,甚至這段關係早已讓我們痛苦不堪,卻又沒有勇氣提分手時,
我們將會感到鬆一口氣的解脫感,因為「這樣我就不用當壞人,可以正當的離開這段痛苦的情感關係了」。
建議這個練習可以在晚上或是比較不受打擾的時刻進行,
在深呼吸幾次之後,拿一張紙或打開電腦檔案,
將今天印象較為深刻的事件內容寫下來之後,
仔細回想當時的情緒是什麼,自己對於這個事件又是怎麼思考的?
做完練習之後,或許我們對自己就能有更不一樣的認識囉!
最後與大家分享一個小秘密:
現在坊間流行的正念療法,裡頭就有運用到認知行為治療的概念喔!
正念是結合了西方心理學與東方禪修概念所創造出來的一種療癒方式,
其特點在於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廣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想對於正念療法有更多認識的話,可以參閱「正念,找回心的喜悅」一書,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67121
當然市面上也有許許多多相關的書籍,都可以自己找來閱讀!
至於坊間的正念工作坊,由於講師素質不一,建議對帶領者的背景有多一些瞭解再參加。
幽樹現在是張老師的校園講座特約講師,
因此本文也將同時發佈於台北張老師心靈加油站上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