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拿到一副新的牌卡,都會躍躍欲試的想找人練習,
恰巧今天有位朋友打來詢問一些事情,
我立刻邀請她來體驗這套我最近剛接觸的「夢想實踐卡」,
在近乎四小時邊閒聊邊解牌的過程中,
我重新體驗到過去一度有過的心得:「牌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這套卡片當初設計時有一套基本流程,
我在與朋友的互動過程中也依循著這套流程進行,
其中我數度經驗到一邊解牌,一邊直覺感到卡住的困難,
在初學牌卡時,每當出現這樣卡住的感覺時,
我常會覺得可能是我問話技巧不對,或是當事人思考上有盲點,
總言之我會很想把當事人的生命經驗套入牌卡之中,
然而今天每當我卡住時,我一邊提醒自己要跟隨著朋友的感覺走,
另一方面也讓自己從牌卡退開,回到朋友的經驗脈絡中,找尋可對話的空間。
就這樣來來回回的進行到最後,我們從比較表層的焦慮,談到了比較深層的核心議題上,
基於我們是朋友而非諮商師的關係,加上時間不足,之後就沒有繼續深談下去了。
回家的路上,我有個很深刻的體會:
「牌卡只是打開生命經驗的入口,諮商師細膩的陪伴與對話,才是影響最終結果的關鍵!」
尤其是夢想實踐卡這類屬於「意識牌卡」的工具,
因為設計的雛形來自於許多心理學理論,同時著重在意識層面的討論,
當諮商師不曉得如何活用,並跳脫表面文字的框架時,
往往就會與當事人一同困在卡片堆中,
或者是「我知道是這樣,然後呢?」顯得後繼無力。
就像是原本我請朋友挑選卡片的過程中,我們都以為生存議題是影響生活的關鍵,
直到後來才發現,其實底下有更深層的議題存在,
但光是從有形的卡片中,其實看不到這些議題。
潛意識層面作用的塔羅牌或天使卡,
若無法結合更細緻的探問與互動技巧,則將流於變成「牌意解讀機器」,
或是出現當事人的經驗無法與牌意連結的情況發生。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我將圖像聯想、投射的技術,融入原本的牌意解讀裡,
帶出當事人表層經驗中的核心議題,
例如「你剛剛說這張牌卡的圖案會讓你想到自己渴望自由,卻又缺乏獨立飛翔的信心,
其實這張牌的牌意恰好就是在提醒你,你是有能力做到的,就像是這匹展翅高飛的獨角獸。」
這種結合牌意與投射的回應很常出現在我與當事人的晤談中,
透過當事人對圖案的投射與聯想,擴大原本制式化的內容,並結合諮商晤談技巧,
就能突破心靈圖卡有形的限制,提供更深層的陪伴!
許多諮商師對於在諮商中使用牌卡有所疑慮,
這些考量都有其合理性,有時也真的會發生,
然而我更相信牌卡就像是藝術治療中的素材,
素材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使用素材的諮商師才是關鍵呢~
同場加映:
「打開可能性,發現心關係」心靈圖卡優惠體驗活動
初接觸心靈圖卡的第一年,在與近百位的伙伴互動的過程中,
我立刻發現對多數人來說,「關係」是個相當重要的議題,
更發現藉由心靈圖卡重新與自己對話,釐清內在需求,
許多在關係中卡住的人,又能恢復原本的流動性,
當看見了更多的可能性時,焦躁的心,平靜了,關係也變得不一樣了。
趁著暑假期間,這次我想提供五位優惠名額,
運用我最熟悉且熱愛的各式心靈圖卡,陪伴渴望在關係上進行療癒的伙伴,一起進行一趟心靈探索之旅!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8月底止,名額只有五位而已喔~
詳情請見網誌說明http://yukitwins.pixnet.net/blog/post/15313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