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本來就是個很喜歡說故事、寫故事的人,
然而在繁忙的工作之餘,
常本能的習慣用理性與效率來處理事情,
忘了多些感受、多些溫柔,
然而在參與過許多演講或研習之後,
逐漸發現,會說故事的人是受歡迎的,
故事的力量,遠比講道理更驚人,
而我,是如此喜歡故事的人,
為何,不也在領導他人時,說說故事,
滋養對方,也娛樂自己呢?
於是,在明天的工作會議上,
我打算來說一個騎單車的故事。

我很喜歡在沒什麼遊客的時候,
在淡水的自行車道上,享受飛輪的自由,
以及微風的吹拂,
即使去一趟淡水要耗費許多時間,
騎一趟下來也常筋骨痠痛,
但運動的舒暢與沿途的景色,
總是讓我樂此不疲,
只要有機會,我就會去給他騎上四五個小時,
享受奔馳的自由與感動。

許多人會覺得一個人騎單車很無趣,
對我來說,正好相反,
因為一個人,所以得以專注在「騎」與「看」上,
專注在每個踩踏的瞬間,使我寧靜,
放鬆於瀏覽景色上,使我領悟許多平時看不見的體會,
其中一個最神奇的經驗,
發生在我論文進度受阻的那段期間,
當時我陷入很深的瓶頸,怎樣都寫不出半個字,
而單車之旅也如論文一般,
每騎到某個地段,就受阻於施工工程而必須折返,
很有意思的是,在困頓了一個月後,
我的論文終於有突破性的進展,
就在那時單車道的工程居然也毫無預警地完成,
使我得以繼續騎到更遠的地區!
這可真是讓人驚嘆的同時性!




想要分享這個故事給明天來開會的學生們,
是因為最近我們要籌辦一個跨校交流的活動,
有些學生去年就參與過了,而且是我們學校主辦,
所以在上回開會時,他們會很執著於去年如何如何,
為何今年這些都沒有,又如何如何,
而對新參與的學生來說,則感到有些壓力,
不知道該如何投入今年的活動裡,
當會議卡在這邊時,
另一位老師說了一句讓我很讚嘆的話:
「我們今年是客人,有很多事情需要尊重地主方的考量,
但我們可以想一想,如何在這十五分鐘裡,
盡情地去玩出我們想玩的東西。」

抓住這個想法,
我想透過單車的故事與學生們分享的是:
跨校交流活動就像是一趟單車之旅,
每年都會舉辦,但形式會隨著主辦學校而有各種變化,
對於已經參加過的學生來說,
可以嘗試放鬆心情,接受地主學校的安排,
但仍思考要如何把握這十五分鐘來介紹我們學校,
就好像是雖然每次我騎單車的路線是一樣的,
沿途風景、經驗與感受卻都很不一樣,

第一次參加的學生更好,
沒有先前的成見,有更大的空間可以揮灑,
就像是第一次去淡水騎車一樣,
能有更多的創意與發揮,
這次的跨校交流事前籌辦,
就有賴有經驗與第一次參與的夥伴之間,
如何貢獻出自己的經驗,
共同創造出一趟滿載而歸的單車行!



由於明天開會時間有限,
我可能會思考如何濃縮這個故事,
但想傳遞的重點,還是會帶到的。

寫著這篇文章時,忽然又有個念頭冒出來,
是啊,我們往往會受制於過去的經驗,
於是在相同或相似事件來臨時,
產生許多預期的恐懼、焦慮與擔心,
然而,很有可能這回開啟的,是完全不同的旅程呢!
如果完全用舊有的經驗來預測新的事件,
那麼我們將永遠活在舒適圈中,不敢踏出新的步伐,
就像是學生們會執著於過去的經驗,
覺得這次的活動就該辦得像去年一樣,
因而少了創意與嘗試的空間,
這是很可惜的



從意識的層面來看,
學生們的反應可能來自於思考能力的受限,
或者是對於活動背後的意義尚不理解,
無法從舊有基礎上發展出新的架構,
從靈性的層面來看,
我在猜,是否有可能是台灣現在的教育體制,
讓孩子們無法活出自身的光與愛?
當自身能量無法舒展時,
也就無法將原本流暢的能量,
落實於現實生活中,
於是形成了我觀察到的現象。

我對於能量工作不是那麼熟悉,
但我知道目前已經在做的能量工作,
大概都是透過文字及語言的管道在傳遞的,
因此,動起了說故事的念頭,
明天如果我還能在忙亂的工作中記得這件事,
我會先在開會前給自己一分鐘左右的時間,
專心唱頌omnamashivaya,
給予學生與自己祝福,
希望每個人在這場會議中都能活出自己的能量來,
當能量在每個人之間能夠流動,
或許,會議將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呢!

喜歡自己這樣的新嘗試,
有機會,或許也能與大家分享後續的開會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幽樹(yuki) 的頭像
    幽樹(yuki)

    心靈行者的魔法錦囊

    幽樹(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