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樹的前言:
我在去年年底提供兩名「艾瑞克森催眠學生優惠方案」名額,
Sky是其中一名有緣的伙伴,在事前很用心的替自己整理探索主題,
許多人會誤以為催眠一定要閉上眼睛、不能亂動,或跟前世今生有關係,
甚至認為催眠與心理諮商的精神、技巧大不相同,
事實上,當催眠與心理諮商技巧相互結合,
往往能激發出當事人內在的自我療癒力量,
「每個人都是自己最佳的催眠師」一直是我的信念,
感謝Sky願意細膩分享他被催眠的過程與心得,
為了尊重當事人的文字,因此連錯別字也一併保留。
一開始對於催眠還是有著很多天馬行空的幻想,
期待在催眠的過程中能夠有著當頭棒喝的頓悟省思,
然而催眠其實就像是心理諮商治療一般,需要時間醞釀成長,
但是有趣的是慢慢來卻走得越快,
因為如此才有了更多的時間沉澱自己,省思自己,反覆去推敲思考自己,
有了更多時間練習和自己共處,試著靜下心好好跟自己說說話。
第一次催眠結束時,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可能是對於催眠的神奇幻想破滅,也可能是對於自己還有太多的糾結參雜混濁,
原來這些事情都還是對我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即使幽樹嘗試讓我和自己的內在力量連結,
不知道是被我錯誤做成空椅法,還是我尚未準備好,
也可能是之前討論時,幽樹提到我有很多議題,
可能不是一兩次催眠能夠大幅改善的,
雖然能夠感受到部分力量,卻仍不足以讓我擺脫渾沌之中。
但是有趣的是我反而再次開始面對自己,
思考催眠這段歷程,回想幽樹的話語,
思考現在的自己,過去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
第二次催眠時,也許是第一次時把所有的情緒都一吐而出了,
似乎比較能夠再聚焦一些,當然也呈現了更多的自己,
自己對自己的矛盾、要求、不完美和不接納。
然而最讓我感動的時刻在於幽樹聽了我的部分描述後給與的回饋,
他說聽起來這些讓你的核心概念被動搖了,
再加上你上次和我分享的那些經驗。
當下我的眼淚不由自主的出現,不再是因為被這些事情所牽扯的情緒,
而是終於有一個人懂我一直再困擾什麼,為了什麼事情所苦,
我不是不想讓自己跨過去這些事情,
而且我真的處在這些事情情緒裡無法自拔,
一直感到求救無門的挫折,自我懷疑,是不是我不夠堅強,不夠強韌,
所以我才只能一直停在這裡,卡在這裡,動彈不得。
那一刻其實有種釋放的感覺,好像是被允許、被接納了。
這一次幽樹還是努力的讓我和自己的內在力量連結,
相信自己是有力量的,接納自己的各種樣貌,
正如同心理治療一樣,催眠師和治療師陪伴著我們走這一段路程,
然而真正的改變還是操之在己,自己才是那個真正有力量改變的人,
我想這是幽樹最想讓我瞭解到的。
最後的最後,受限於學生的經濟壓力,這可能是我少有的催眠機會,
幽樹也隱約透露了我還有需要處理面對的議題,
可能是在討論時,所有事情的糾纏讓我會有真空的狀態,
即使我可能想處理面對卻無法聚焦深入,
最後幽樹僅稍微以語言帶過,點出了我的逃避議題,
可能會再後續的生涯裡出現,也許和我的原生家庭有關。
我覺得這次的催眠經驗最明顯的感受是這是個逗點,不是句點,
在成長中有各種不停的探索,不只會要學習勇往直前,
也要能夠學習停滯不前的安然和後退迂迴的坦然,
不論現在的自己是生命裡的什麼型態都要學習去接納感受和誠實的面對自己。
期待下一次的相見~
看完後,想要透過催眠改善情緒困擾、人際互動、親密關係等困擾,
歡迎至「幽樹的療癒客棧」,以私人訊息向幽樹預約催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