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覺得你們心理師活得有些分裂耶!」
這句話我已經不是第一次從身邊非本科系的朋友口中聽到,
第一次聽到的時候,覺得有些困惑,因為跟我理解到的心理師樣貌很不一樣,
第二次聽到的時候,覺得有些憤怒,覺得心理師的角色好容易被「外人」誤解,
第三次、第四次聽到時,或許人生走到了某個位置,慢慢有了些體會,
於是,開始對於心理師的身份有了更多的觀察與省思。
心理師一直都是個很微妙的職業,
一方面需要與人親密,另一方面又需要跟服務對象保持適度距離,
如何保有跟人來往之間的溫度,同時又要能夠謹守著心理師專業倫理的界線,
對於一般在固定機構服務的心理師來説,已經是個值得探討老半天的主題,
對於所謂的「行動心理師」------像我這樣到處接單、開課的心理師來説,更是難題,
網路文章、FB粉絲頁經營......對於資歷尚淺的行動心理師,可能又更為重要,
網路平台的使用,又更加模糊了「諮商心理師」這個身份on與off的時機與分野,
同時,也考驗著我們「知行合一」的程度,
因為,我們更有機會被服務的對象,檢視自己所分享的內容中,
具體落實到自身生命中的程度。
還記得一兩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大意是談在看著國外諮商大師們的自傳,
或是一些身心靈工作者前輩的書籍時,
總是難以理解為何他們都已經是享譽國際的資深工作者,
卻仍會在婚姻、事業甚至是生命課題上跌入谷底,甚至陷入絕望?
他們自己不就是這些治療取向的創始人或傳承者嗎?
如果他們能夠如此有效的幫助學員與個案,為何無法如此幫助自己?
直到最近,我開始有個深刻的體會是:當人活在角色中,往往會看不清楚自己。
心理學在過去大多數的歷史脈絡中,始終聚焦於非常微觀的內心世界,
因此心理學對於人們很大的幫助是,幫助我們從日常生活中抽身一段距離,
好好的看清楚自己當下的情緒、想法,以及各種經驗到的狀態,
然而一旦我們進入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角色:兒女、父母、員工、主管、師生......
就很容易把注意力投注於外在的焦點,而失去了對自身狀態的敏感度,
這點不僅對於當事人如此,即使是資深心理師,仍然如此。
除此之外,心理學的理論與技術,事實上也只是對於廣大人類族群的某種歸納,
這份通則雖然在多數時候應該算是蠻管用的,
實際執行起來,卻受到使用者本身的經驗、能力、習性等因素而變得複雜起來,
更重要的是,這份由專家們所建立起來的「專業知識」,
要落實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俗民場域」時,
兩者之間往往會存在著不小的落差,需要經過許許多多精密的微調後,才能真正產生一些作用。
於是,回到「心理師」這個身份上,我開始忍不住誠實的詢問自己:
「在我所分享出來的知識與技巧裡頭,究竟有多少是真正通過自身生命考驗的?」
「在這些已經被親身驗證有效的方法裡,是否本身仍存在著某個程度的極限?」
「身為一位具有公眾身份的心理師,我願意自己的分享接受多少來自於個案與學員的檢視?」
「當把這些心理學的理論與技術都拆掉之後,我還剩下什麼?」
「當我把心理師身份下線之後,我的生命中還擁有什麼,是能夠支持自己好好過活的?」
一層又一層的往下詢問,一層又一層的進行自我檢視,
我發現,隨著自己拿到了諮商督導、催眠訓練師、牌卡督導、諮商所所長....等社會身份之後,
「自我檢視」已經成為了一個更加需要時刻進行的事情,
因為在一個個身份上線的時候,要保持著清明的覺察,往往變得更加困難,
如何適度的讓這些身份都offline,給自己一些空間,重新檢視自己言行之間的一致性,
成為今年很重要的自我修練功課。
寫到這裡,其實我想說的是,透過這樣一層又一層的詢問之後,
我越來越能夠清晰的看見,心理諮商與心理學,
確實有助於創造出一個涵容的空間,讓暫時得以安棲於此人們,
可以好好喘口氣、把自己的種種角色卸下後,重新看清楚,
然後帶著清晰的決定回到角色裡,讓日常生活過得更平順而有力量,
同時,我也更加體認到,「專家」們的話語,
終究只是一種知識或個人生命經驗的歸納整理,
合不合用,往往是很個人化的。
在這凡事似乎都要牽扯到心理學的時代裡,似乎只要與心理學有關的方法,
就能替我們死氣沈沈的生活帶來一絲希望,
過去的我確實是如此認同而深信著,
現在的我,更加相信所有的理論與技巧都擁有其限制,
信任心理諮商、信任心理學,同時抱持著開放而謹慎的心情,
不盲從於所謂的「專家」或「專業」,才是真正成為自身生命主人的姿態,
身為「真實系」的心理師,我所能做的,就是不斷如實分享個人的看見與經驗,
然後,明白並接受,我所分享的,仍帶有某些限制,
同時,這些分享,必然也能支持到有緣份的伙伴,穿越眼前的生命挑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