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以有選擇」,聽在一些正身處於無力困境的人耳中,
可能會覺得是種不懂得人間疾苦的清高之言,
然而最近的生活,使我開始對「選擇」這件事,有了很深刻的體會,
正因曾經深陷於絕境,我常在想,選擇到底是什麼?
人,真的在每一個片刻中,都可以有選擇嗎?
直到如今我還是沒辦法有個答案,然而我明白的是,
許多時候我們可以有選擇,而且不應小看自己做出的抉擇。
我常對早上第一節課就要來準時出席的學生說:
「不要小看你現在坐在教室裡,神智清醒的聽我上課,這是很消耗力氣的事情。」
雖然準時來學校上課,是學生應盡的義務,然而要完成起床、出門、吃早餐到準時抵達教室,
這一連串的過程,其實已經開始消耗了維繫生活所需要的內心能量,
平常我們可能對這當中需要耗費的心力毫無感受,
直到某天得了憂鬱症,才能深刻體會那種「連想起床的意願都沒有」的艱困,
並從中體會到其實一切得來並不簡單。
我偶爾也會對來晤談的當事人說:「別小看你跟伴侶目前尚未分手的決定。」
正因為我們在一輩子裡,有許許多多愛上別人、與他人發生性關係的可能,
即使如此,我們仍然願意為了眼前這個人,暫時的拒絕了這些可能性,
才顯示出告白、婚姻誓言的重要性,
那等於是向對方宣稱:「為了你/妳,我願意違背情感與生理本能,只與你/妳在一起。」
我更常對當事人說的一句話是:「謝謝你今天願意來找我」,
自我探索、心靈成長、內在療癒......也是一件違背本能並且耗費心力的事情,
雖然我們都知道走出舒適圈後,最終可以獲得更讓自己滿意的生活:
豐盛的金錢、有熱情的工作、讓自己喜悅的親密關係、有活力的生活......
然而在抵達夢想的彼岸之前,需要奮力划過波濤洶湧的汪洋,
漫長接受諮商與療癒的過程裡,我很能感受到隨著預約日子逐漸逼近,
內心焦躁與煎熬逐漸攀升,即使來到諮商室,有時仍然如坐針氈,
不知道今天與治療師之間會挖掘出什麼難以面對的恐懼或悲痛?
套用敘事治療前輩的說法:「今天你坐在這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這表示想來的你,力量大過於不想來的你,我很好奇,那個想來的你想說些什麼?」
是的,療癒自己也是一種選擇,而且非常非常的不容易。
在生命的每一個片刻,我們都持續做著不同的選擇,
小至早餐要吃什麼,中如今天是否要準時去上班,大至我要選擇跟什麼樣的人結婚......
選擇使人焦躁難耐,但也正因為有這麼多選項,才使得我們做出的決定更有價值,
我有時會與自己的學生們分享:
「正因為知道自己有這些人性的缺點,所以我選擇更有耐心的修練」,
我常覺得一個人不需要,也不可能完美,真實的人性原本就有無窮盡的可能,
在人性的真實中,會有善良,也有邪惡,會有慷慨,也會有自私,會有包容,也會有批判......
我所能做的是儘可能在每一個掙扎與兩難中,選擇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並增加自己下一回也做出相似決定的可能性。
許多靈性傳統中會告訴我們,最大的修練場在人間,而非在靈性修行的場域裡,
我想這是因為唯有身在人間,擁有七情六慾的考驗,才更能測試我們在紅塵中會如何抉擇吧!
身處於困境中,人是否總是擁有選擇?
這是個哲學上很重大的命題,對此至今我依然沒有答案,
然而我能確切知道的是,如果抱持著自己確實擁有做選擇的能力,
那麼到了可以抉擇的那一刻,我們將有力量朝渴望的方向邁進,
療癒如是,生活亦如是。
幽樹小檔案:
幽樹(Sho Ra)是我的靈性名字,本名張義平,
現為諮商心理師與身心靈工作者。精熟於敘事與人際歷程的諮商取向,
身心靈療癒途徑,則以潛意識溝通、阿卡莎花精、愛療法、靈氣療癒與家族排列為主,
關係療癒、情感與性別、生涯發展與生命任務、創傷與死亡,
則是我長久凝視與碰觸的擅長議題。
對於自身生命中的黑暗,與他人生命中的苦痛,
帶有堅定的意願,願能以慈悲凝視,用愛承接,
我自認只是一名心靈的行者,如實見證每個人的生命本質,
透過這份見證的力量,支持著每個伙伴走上自己的道路。
(圖片取自網路,本文歡迎以直接複製連結的方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