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好一陣子都只看專業書籍,而不碰文學類的作品了,
前陣子偶然在書店上看到的「我們不要忘記今天」,
有種莫名的感觸,於是便跟圓神的伙伴詢問,
收到書後已經一陣子,但一直到上禮拜才有時間慢慢閱讀,
讀著讀著,從淡淡的溫馨,轉為深刻濃烈的情感,
越到後半越有種悶熱燃燒著的悲傷,
最後全轉為一股醇厚中帶點滄桑的平靜......
這本小說帶著一股深沈的後座力,讓我被情緒掩埋。
在結尾「作者的話」當中,作者提到自己為了寫這本書,
大量提取生命中各階段事件中的感受作為素材,
於是,裡頭有許多青春,卻也有許多死亡,
看到作者這麼說的時候,才恍然大悟,
為什麼這本書會有這麼綿密又厚實的情緒,
原來,裡頭夾帶著許多作者個人的經驗。
雖然這是一本韓國的小說,許多片段卻撞擊到我的生命經驗:
書中提到的遊行示威讓我想到學運時期台灣沸騰的情緒,
那些莫名消失的人們,令我想起過去白色恐怖時期的事件,
書中男女主角四人的情誼,讓我想起許多大學及碩班時摯友們,
而男女主角所敬仰的教授,也令我想起自己的恩師......
閱讀這本小說,再度讓我想起敘事治療中所強調的:
「一人的故事,便是眾人的故事」
閱讀這本小說,更讓我開始重新品嚐到生命的滋味,
今天下午塔羅家教的學生在知道我的年紀之後,
頻頻驚呼:「你怎麼這麼年輕?」
許多人對於我如此年輕,卻又常說出深刻話語感到不可思議,
我知道自己如同作者一樣,很深刻地在經驗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情,
而在我的生命中,也的確發生過許多或許糾結、或許沈重的經驗,
這些經驗引領著我走向內在轉化的旅途,
因為深刻地從每一件事、相遇的每一個人身上去經驗生命,
心中累積出許多情感跟思緒,然後讓這些情思化為文字流洩出來,
我猜,這或許是我在言談中,有時會不經意流露出一種少年老成的原因吧?
我曾經因為全身皮膚過度發炎而住進台大醫院一整個月,
在那個月裡,可以很近很近的聞到、碰到、感受到死亡氣息,
生命中死亡的觸感,就如同當時在醫院的生死交關一樣。
碩班畢業沒幾天,我眼睜睜地看著父親暈倒在地上,送進急診室,
一瞬間,忽然意識到整個家的責任,可能就此落在自己身上,
生命中無可迴避的重量,就如同當時感受到家庭責任一樣。
在感情中接二連三的挫敗,當我準備向心儀的對象告白時,
對方卻告訴我就在上個禮拜,他與另外一個人交往了,
對我來說,生命中的椎心滋味,如同當時遭到意外背叛一樣。
在剛入碩班,尚且處於人際霸凌陰影的我,
自告奮勇成為班上前往美國交換學習的總召,
學著與國外的師長互動,以及照顧同行的伙伴們,
生命中持續突破的勇氣,如同當時按下向老師自我推薦的電腦鍵盤一樣。
在參與敘事私塾的某一天,我忽然發覺自己坐在人群中靜靜吃飯,
竟然已經可以成為一種自然的習慣,當下產生了無比莫名的感動,
生命中難以言喻的感動,如同當時心中平淡卻又洶湧的情緒一樣。
生命中點點滴滴的觸動與情感,化為我持續前行的動力,
一如作者透過他自己的經驗,寫出溫柔卻又殘酷的文字,觸碰到我內心深處靈魂。
我常常覺得作家與諮商心理師,其實兩者之間有許多共通點,
同樣需要對文字跟語言有高度的精熟,同樣需要對人性有深刻的理解,
也同樣需要透過自己的能力,試圖轉化旁人的生命,試圖替這世界做點什麼,
作者透過故事喚醒人心,而諮商心理師透過語言滋養人心,其實是一樣的。
翻開一本好書,進入一個好故事,
對我來說,與經驗一場有品質的心理諮商,是相同的事情,
我想也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自己翻閱了許許多多的好故事,
於是能夠帶著故事的力量,繼續突破生命的難關,才能走到這裡吧!
對於這個世界與深刻人性有著濃厚興趣的伙伴,
翻開這本書,相信將會和我一樣,深刻地沈浸在書中文字,無法自拔,
然後從那巨大的哀傷中,長出溫柔承接世界的力量。
幽樹文青小檔案:
諮商心理師、阿卡莎花精顧問、愛療法帶領人、塔羅講師、心靈圖卡帶領人,
熱愛閱讀、喜歡書寫與文字創作,
透過一頁頁書籍中的文字,我更懂得什麼是「人」,
而人性中又存在著哪些矛盾難解與值得敬佩,
曾幾何時,我也成為一位寫手,
透過文字,喚起讀者心中的情感與力量,
期待能透過每一篇文章,支持著閱讀的人,繼續走下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