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慾望與謊言影展單元二之中,
第二支放映的片子,
本來以為光第一部的重量就會讓我無法感動了,
但這部電影卻一直讓我流淚,
我一直感受到眾人與大地的悲痛,
生而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子的痛,
痛到我一度想要嘔吐,
覺得整個人好像被淘空一般,
有很多不舒服的能量在體內騷動,
幸好現在的我無論在能力或能量上,
都已經能迅速回穩,
所以流個眼淚之後也就讓經驗過去了,
不過當男主角被刺的時候,
我還是覺得自己有被死亡陰影抓住的感覺,
我想,那應該跟我前世的經驗有關吧。


這部電影在一開始就不走紀錄片的風格,
而是融合藝術元素跟真實事件加以呈現,
我覺得這是很棒的方式,
比起紀錄片來說雖然有很多細節的更動,
但卻更能引發觀眾省思,
在看過告白、贖罪、惡人之後,
我覺得這又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羅生門風格電影」。


我第一個浮現腦海的是小說「贖罪」裡頭的句子,
「請問妳,如果說用我們四個活著的人的生命做為代價,
足夠賠償妳女兒一人的死了嗎?」
到底怎樣才足夠?受害者家屬真正要的是什麼?
「兇手」到底是否真的如此罪大惡極?
當有人死去,活著的人該如何面對之後的人生?
無論是告白、贖罪、惡人或這部電影,
我覺得討論的議題是很相似的。


我覺得這部電影在受害者家屬的部分呈現較少是好的,
因為在現實社會中,他們應該已經受到了足夠的關注了,
而所謂的「肇事者」,那個航管員恐怕只能一直承受社會壓力吧?
姑且不論他是否真的那麼負責任,
但我覺得導演的確設法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事情,
那就是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
即使他犯下的錯誤導致眾多人死亡,
然而這真的是他個人的責任,還是整個工作系統的責任?
而員工的每個決定又如何受到整個社會跟公司系統的影響呢?


我其實是很同情航管員的,
因為我從他身上看見自己的一小部分,
尤其如果是一個很負責的人,發生了這種事情,
我想應該都會很自責的,
如果不是因為他的老婆繼續愛著他,也許他就自殺謝罪了....
然而巴卡耶夫也不是單純的「報復性殺人」,
我可以感受到他經歷了多少的折磨才走到這一步,
他始終都是要求一個道歉而已,
要求對方應該要依照他的習俗向他道歉,
我在想,如果他們早日相遇的話,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吧?


人與人之間的對立與衝突,
有時並非來自於個體本身,
而是整個社會體制造成的,
有時身為人子的我們,
並不如自己所想像的那麼具有自由意志,
我個人是這麼看待這部電影的,
無論是律師、公司主管或媒體,
電影中不斷呈現的是,
事件主角們不斷被這些第三方勢力擺佈、慫恿,
直到第二場悲劇發生。


無論是空難或之後的航管員被害,
其實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因為社會或組織的機制,
導致種種錯誤不斷加乘,
並導致了最後的悲劇。
一如同志議題、霸凌議題、原住民......
這些議題確實很複雜沒錯,
正因為複雜,
才更需要回歸到基本情感的層面,
因為唯有愛才能帶來療癒跟和解,
仇恨、對立、權力控制或金錢,
都只是個人意識玩的把戲,
終究無法根除問題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幽樹(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