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是我生日,每年生日我都替自己安排有特殊意義的活動,
有一年,我邀請網路讀者們,說說眼中的我是什麼樣子?
有一年,我請身邊的朋友送上祝福,回饋我身上的優點,
有一年,我舉辦了異位性皮膚炎與自我照顧的活動,
每一年的活動,都跟我的生命故事有很直接的關係,
今年,我安排了兩場別具意義的活動:
其中一場是我投入「斜槓心理師」生涯第四年的經驗整理與分享,
另外一場,是我與伙伴合開「聊聊你心中那隻鬼」靈異經驗X心靈力量分享會。
打從我開始舉辦自行招生的活動後,就發現一件很神奇的事:
這些活動,經常會意外挑起我生命經驗中需要繼續穿越的事情,
舉例來説,當我決定舉辦斜槓心理師的專題實務座談後,
開始在工作上意外收到幾個跨界邀約,每一個對我來説都是全新嘗試,
完全呼應「斜槓」的主題,也敲中心頭最深的恐懼:面對未知,
而這種面對未知的恐懼,更是在我與伙伴敲定要舉辦「聊聊你心中那隻鬼」後,
全面從生活中蔓延開來,尤其是在「關係」中的恐懼。
我在工作坊、演講或訓練課程的開場白裡,多半會介紹「關係療癒」是我擅長的議題之一,
因為從小到大,讀書對我來説不難、工作對我來說不難、學新東西也不難,
可是只要遇到「關係」,我經常就撞得滿頭包、跌跌撞撞傷得慘兮兮!
我花了很大的力氣整理與父母親之間的關係,重新找回心中對父母的愛,
也透過家族系統排列、催眠,放下對父母的期待、要求與指責,
我花了很多時間,修復在親密關係中深受背叛的經驗,
練習在遇到有好感的對象時,能夠不害怕不逃跑,
讓心中小劇場可以不那麼多,也讓自己不那麼容易因為受傷而做出破壞關係的行為,
在朋友之間,我練習如何主動去關心在乎的伙伴,
而不是一直把心中的關懷藏得很深,深到對方根本感覺不到。
在準備「聊聊你心中的那隻鬼」分享會過程中,
我跟伙伴很認真的排練當天要分享的內容,
我也再次去面對那些最讓自己感到恐懼的時刻:
高中時一走進教室,就需要全面備戰的提防同學的捉弄跟嘲笑,
在親密關係中,當我全心全意投入感情裡,允許對方看到最真實的我後,
卻反過來被拋下、被批評,甚至最後因為這些而讓對方選擇了另外一個人的傷心,
我最近偶爾也會重新想起,那些從小到大我努力表現,希望獲得肯定與關愛,
最後卻換來誤解、更多要求,甚至因為「你表現得很好」,所以反而不再受到關心的時刻,
許多許多有記憶的、沒記憶的恐懼感受,都在這個過程裡,一一浮現出來。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有一度我甚至有些沮喪的想:
「我幹嘛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起這些不舒服的回憶?
這些事件我當初都療癒過了、走過了,何必需要一再反覆訴說呢?」
然而心中有個很小很小的聲音是這麼說的:
「因為你不想要忘記那個時候的自己呀~
你知道那時候的自己,雖然脆弱、縱然軟弱,卻也是因為有那時候的自己,
於是,帶來了非常肥沃的土壤,造就了現在這個很細膩的、願意好好靠近個案的你。」
聽到這個聲音這麼說,覺得心頭熱熱的,
我曾經在想,如果每個善於自我行銷的心理師,都有個主打的「賣點」,
我過去的這些「創傷經驗」,是否也在無意間,成為一種自我行銷的「工具」呢?
每次只要一想到這件事,我就會覺得良心不安,
好像把過去的自己,也當成一種自我行銷的手段。
然而當心中這個微弱的聲音這麼說的時候,
我忽然懂了,一直反覆訴說這些過去的經驗,
除了每一次都讓我更深入理解自己的生命,於是能夠更懂得別人之外,
這些訴說與文字,就好像是現在這個光鮮亮麗、穿著心理師外衣的我,
正在對過去那個躲在黑暗裡、不敢出來見人的孩子,發自內心的呼喚:
「嘿,你知道嗎?無論我成為多有名的心理師,
不管我五年後、十年後會成為一個多讓人羨慕的專業工作者,
我從來都沒有忘記你喔!你知道的,
如果沒有你當初咬牙走在黑暗裡,毫不放棄的堅持繼續尋找光亮的話,
根本就不會有現在的我啊!
我真的很謝謝你,因為有那個時候的你,才有現在的我!」
「所以,我想要讓你也可以跟著我,一起好好的看看這個世界,好嗎?
我希望無論自己擁有多大的名聲、賺了多少錢或擁有多少權力,
都可以帶著你,一起去經驗這一切,
而不是偷偷把你藏在我心中,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出來透透氣!」
寫下這段文字時,我想起在電影「大法官」裡,
女主角曾經嗆辣的對男主角說:
「對,你白天是紅極一時、時薪極高的知名律師,
但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打從心底知道,你不過就是個農村來的小伙子,
而你跟本沒有膽量對自己承認這件事,這才是你最糟糕的地方!」
我希望自己不會有一天,也變成這樣:
因為已經在療癒的路上走得太久、太遠,
完全遺忘了在此刻我的「專業」之下,是無數個脆弱與害怕的時刻支撐起來的,
這份專業,從來不只是能說出理論跟諮商技巧的名詞而已,
是因為我很願意打開自己的心,帶著恐懼與害怕,仍然持續不斷前行的力量,
是這份心意,造就了真正的「專業」。
作為一個別具意義的活動,在7/1的分享會裡,我很渴望分享這部分的自己,
我知道搭檔品妍也正在準備著這部分的經驗,渴望與伙伴們分享,
我們心中的害怕,以及如何面對這份害怕?
對我們來説,雖然我是心理師她是催眠師,專業身份有所不同,
但我們都很認同一件事:唯有發自內心的情感,才能帶來生命的改變。
在你的生活中,也會有一些害怕面對的事情嗎?
我常覺得,願意承認自己有害怕,也願意採取行動來面對害怕的人,
真的是最有勇氣的一群人,
因為當我們願意一次次採取一些小改變,來面對這些害怕的人事物時,
最後將能造成浴火重生的生命之美!
7/1邀請你/妳來加入我們,一起透過靈異經驗的交流與分享,
好好來面對心中的害怕吧!
「聊聊你心中的那隻鬼」分享會資訊:https://goo.gl/31uCq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