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我來説,似乎是一個沈澱、更新與重新歸零的時刻,
最近因為許多因素,讓生活節奏整個慢了下來,
在這個慢當中,有了比較多的機會可以好好觀看自己,
也開啟對自己、對心理諮商、對許多事情的疑惑跟衝擊,
其中一個過去似乎不大有機會浮現的疑惑,是關於「師」的自我省思,
到底什麼樣的人,可以被稱為「師」?而我又想成為什麼樣的「師」者?
是這陣子不斷自我探問的一個重要主題。
記得幾年前剛開始出來,成為自由工作型態的心理師時,
有一個很不習慣,卻又頗為熟悉的稱呼,一直不斷迴響在耳邊:「老師」,
之所以會說很熟悉,是因為大學除了心理學課程之外,
還同時接受了國小跟國中教師訓練,
在各種教學實習的場合中,被學生或同事稱為「義平老師」是很自然的事情,
然而這個稱呼之所以讓我很不習慣,
是因為我不認為當時的自己,可以擔當「老師」這個有點沈重的稱呼,
當然如果要從心理學知識的豐富性、對身心靈療癒技術的熟練度來説,
被成員們稱呼為「老師」,是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
然而我從來就不覺得一個人的知識夠豐富,就足以擔任「老師」這件事,
就像是在心理師的漫長訓練中,我們不會認為一個能展現出精湛技巧,
又或者是把諮商理論背得滾瓜爛熟的人,就足以稱之為「心理師」,
或許是我天生完美主義的傾向作祟,又或者是某種「心靈潔癖」的緣故,
只在知識或技巧上有足夠的累積,要被稱呼為「師」似乎少了點什麼。
回顧自己一路學習上,願意在心中稱之為「師」的前輩們,
當然在他們擅長的領域當中,都是功力深厚的高手,
然而在這麼多功力高深的人裡面,我仍願意持續跟隨,或者是能打從心底感到信賴、
從他們身上持續學習因而自然產生尊敬的前輩,
歸納到最後,似乎都有願意持續成長,以及能夠真實面對生命的特質。
在日本一部談論教育的動漫畫「暗殺教室」中,
人稱「殺老師」的主角,在面對學生們持續挑釁與反抗的過程裡,
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為師也是會從經驗中學習與成長的,不然怎麼能當你們的老師呢?」
我最敬愛的幾位恩師,即使已經到了一定的年紀,
仍然不斷在學習新的事物:FB、網路、影集、運動保健、組織系統運作......
這些對我來説,無論在體力或心境上都相對容易學習與更新的事情,
對他們來説,相對之下要接觸跟理解其實具有一定的難度,
然而他們仍然為了擴展自己的生命經驗,而樂於不斷吸收這些當代的事物,
從新的事物中,持續拓展自己理解世界的角度。
除此之外,讓我打從心底敬佩的,往往是他們面對自己時的真誠與溫暖,
受到完美主義傾向的驅使,我一直都存在著對自己嚴厲的批判特質,
雖然這讓我能夠持續真實面對內心的黑暗與混亂,
卻也帶來不少挫敗跟需要好好消化的情緒,
我所敬愛的幾位前輩,同樣有著高標準的自我要求,
然而或許是生命歷練帶來的轉變,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在嚴謹之外的溫暖,
正因為他們能調和真實與溫柔這兩股力量,
跟他們相處的時候,往往會有種難以言喻的感動,
不僅僅支持著我看見潛意識裡更深的自己,也讓我找到持續突破與成長的力量!
雖然,這些前輩都各自有著人性上的盲點跟限制,
我仍不斷看到,他們如何學習與這些限制相處,
並保有持續成長跟改變的彈性與可能。
從投射的角度來看,我所敬愛與持續跟隨的老師們,
大概就是我對自己的理想與期許吧,正所謂「學生準備好了,老師才會出現」,
這幾年持續被無數的夥伴稱之為「老師」,確實也從學生身上,看見了自己生命歷練的身影,
同時,不斷改變我對於「師」者的定義與期許,
或許,身為「師」,不一定是理論知識最豐富的,
也未必是在施展療癒技術時最精彩或熟練的,
然而,身為「師」者,似乎需要示範一種生命的態度,
這個態度是無論自己此時正站在生命旅程中的哪一站,
都能夠包容接納真實的自己,並在心有餘力時勇敢前進,
身為「師」者,不見得煩惱或痛苦就一定會減少,
然而,因為能溫柔涵容自己、真實面對陰影,
於是在面對各種生活當中的大小煩惱時,
能夠看出哪些是自己可以去努力改變的,採取必要的行動,
同時在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時,能夠放寬心,安穩的接受。
回到自己身上,我想成為一個這樣的「老師」,
一個有時也會陷在自己生命困境中,悲嘆命運不公,
有時也會為了生活中的失去感到哀傷,感到無力與無奈的凡人,
在我身上,仍然存在著各種身為平凡人的煩惱跟限制,
同時,透過文章、課程或每一個能與伙伴們接觸的機會裡,
分享在混亂中如何能重新獲得平靜、如何自我接納這片混亂,
如何能替自己的心,帶來一絲鼓舞、勇氣與力量,
真實的面對人生這場旅行中的高低起伏。
現在的我對於被稱呼為「老師」,心情上感覺自在多了,
因為對我來説,每個來到眼前的生命,也都是我的「老師」,
而我越來越能在這過程中,清晰看見自己的不足與累積,
因此能夠在各種場合裡,讓我的生命與想傳遞出去的知識,
整合成一個完整的樣貌,這是我在「師」的位置上,所能夠分享的禮物。
本名張義平,幽樹(ShoRa)是我的靈性名字,
現為啟宗心理諮商諮商心理師
新北市國高中特約諮商心理師、諮商督導、
藍海機構家族系統排列師與催眠療癒師與催眠訓練師、
心靈圖卡諮詢師、訓練師與督導、聊心話大冒險桌遊帶領人。
以謙卑的心情迎接來到眼前的人們,
相信在每個生命挑戰中,都潛藏著邁向幸福的韌力,
用溫暖的心與如實的樣貌,與每個尋求服務的伙伴,
一起替自己的生命,創造出不同的可能。
(圖片取自網路,歡迎分享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