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輔導落地窗>「我知道」與「我能感受到」
在最近的專業工作裡,持續遭逢許多特殊情況,
讓我開始翻新對「同理心」的定義,
很早以前,我就感受到,同理心似乎並不如同課堂上教的,
或是書本上所寫的那樣,單純反映當事人的情緒、想法,
或是把他們隱而未說的,透過語言回應出來,
總覺得,在那底下,似乎還有一層什麼,
但年輕的我看不明白,說不清楚,直到最近,逐漸有所體會。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