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網誌搬家了,閱讀全文請點選新連結:<輔導落地窗>對不起,我聽不懂,但我真的很想懂
熟悉心理工作的人都知道,當自己的身心狀態未獲基本滿足時,
在這種狀態下要進行晤談,通常很難維持原本的品質,
最近我開始面臨這種艱難的處境:因為時間壓縮而造成接案上的身心消耗,
也覺察到晤談品質的確因此有所下降,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究竟可以怎麼做,來儘可能地持續貼近孩子們的內心呢?
我想分享一下,在覺察後實務上自己的作法。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