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看過小說原著,
但衝著這部作品的高人氣,
加上想看看與「大逃殺」之間的異同
於是還是進電影院欣賞了,
電影院裡滿滿的人還真的是把我嚇了一跳,
現在要遇到戲院全滿的情況,
還真是不容易啊!


光看劇情設定,
同樣是隨機挑選出一些人,
然後在特定區域中相互廝殺,
最後只能剩下一人存活......
這些都跟大逃殺的背景設定很相似,
但先前搜尋過一些人的提問跟討論,
發現這兩部作品的著眼點似乎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在欣賞的時候,心中也會暗自做些對照,
看完之後,發現果然還真是不一樣!


其實電影看到一半,
我就猜測電影改編的不是很好,
不僅女主角凱妮絲的內心轉折與鋪陳顯得微弱,
也幾乎沒有描繪她和同區夥伴彼得以及其他對手之間的互動,
結尾....嗯,說真的也很沒有震撼力,
但我想小說原著應該好多了,
所以應該會找來看看,補足一些無法融入劇情的空白,
此外,先前搜尋討論串的時候,
許多有看過小說的人提到飢餓遊戲比較偏重自由、反戰或尊嚴,
以及一些更為廣泛的議題探討,
在電影中也幾乎看不到,
倒是對資本主義社會或者現代媒體的諷刺這點,
電影做得很成功,
尤其是主持人每次在開始之前背對著觀眾時,
總是面無表情,
然而椅子旋轉面對觀眾之後,
立刻露出明顯虛假的微笑,
這裡製造出來的反差與諷刺,
實在是蠻高明的。


不過整部電影看完之後,
我倒是對於飢餓遊戲與大逃殺兩者之間的差異,
有了另外一番思考,
(先附註一下,這番對比是以我只看過前者電影,
以及後者的電影、小說兼漫畫為原則)
大逃殺很明顯將著眼點放在人性與道德掙扎上,
所以才將主角們設定為同班同學,
而且針對裏頭的每個成員或多或少都有內心戲的陳述,
為的是讓觀眾可以透過不同角度思考與體會整個遊戲的進行,
因此大逃殺整部作品的張力,
在於呈現每個同學之間不同價值觀的衝突,
以及部分同學對於「我想活下去」,
以及「不想濫殺無辜以及存有情誼的同學」之間的衝突,
除此之外男主角設定為一個堅決要與同學攜手共存的熱血青年,
並與其他夥伴嘗試破壞遊戲進行,
可能也有一點點的反戰意味。


反觀飢餓遊戲是從第一人稱出發,
對於遊戲的進行觀眾無法有全面性的理解,
而且一開始就設定了某些「假想敵」,
亦即來自貧困12區的凱妮絲與彼得,
最後必須對抗來自1、2區受過專業訓練的對手,
以及在種族、國家意識等層面上明顯可看出的衝突,
也就是說雖然看起來遊戲是24名選手相互廝殺,
某方面來說觀眾可能已經自動將某些選手當成壞人來看了,
而且這些壞人看起來還真的是一路壞到底,
沒什麼內心戲可言(至少電影中沒演出來)。


電影中讓我有很深感觸的是關於「長大」這件事,
長大意味著要設法了解別人、與他人建立連結,
同時也需要具有足夠的社會化能力,
遊戲的選手全都是12-18歲的青年男女,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他們全都是處於建立自我認同的階段,
也都是正要學習社會化、長大為成人的階段,
因此從社會化歷程的角度來看,
飢餓遊戲正是這群孩子們邁入社會的儀式性行為,
也是他們逐步建立自我認同的過程,
這從很多細節中可以看出來,
當凱妮絲與彼得乘坐特快車前往都城時,
導師黑密契便提到:存活的關鍵在於讓別人喜歡你,
在那之後他也數次強調要讓資助人喜歡,
才有可能在困境中獲得援助,
黑人設計師也為了相同的原因,
在兩人搭乘馬車出席時設計了燃燒火焰的服裝。
(在電影中的成人們,其實就象徵著這個社會的各種潛規則)


飢餓遊戲全程都被觀眾們注視、欣賞、評斷這點,
雖然也可以從社會媒體的角度來分析,
但我比較喜歡從不一樣的角度切入,
而且我也相信對社會媒體或資本主義的諷刺地闡述,
一定有人寫得比我更好,在此就略過不提。
回到社會化這件事,在遊戲全程都被人注視的情況下,
凱妮絲慢慢地學會了運用自己被觀看的角色,
在過程中去做些事情,無論是替小女孩默哀後的手勢,
或者是與彼得之間的互動甚至是那深情的一吻,
我想這些舉動大半還是來自於她真摯的內心,
然而其中必然也參雜了某些扮演的成分,
為何需要扮演?
因為在這遊戲中,她不僅是自己,也是一個角色,
這點從她在前一晚與彼得的對白間可以看出端倪,
那時彼得分享希望自己能在某個時刻不被這個遊戲擁有,
而凱妮絲回答:我不敢這麼想,因為我有妹妹,
因此從頭到尾,凱妮絲雖然有許多真情流露的時刻,
但她也不斷在觀察與學習著,這個遊戲背後真正的規則是什麼?


相較於凱妮絲不善於交際,
卻仍試圖扮演好自身角色,
彼得這位夥伴恰好相反,
他打從一開始就很能融入這場角色扮演,
從他在快車上積極向導師討教,
到在馬車上拉起凱妮絲的手做出偶像的樣子,
一直到他接受專訪時的態度,
在在看出他是個懂得他人心思而做出對應的人,
(或許也是因為他知道自己能力不強,
更需要這方面的補足)
而比起對於環境經常要多加試探觀望才下決定的凱妮絲,
彼得則在社會化的手法底下,展現出坦率面對的態度,
將這兩個人設定為男女主角,
不僅是一種絕佳的互補組合,
也更容易展現出劇情的張力。
(但電影一樣沒有處理得很好XDD)


從其他角色來看,
1、2區的選手顯得高度社會化,
他們很早就認同為自己的政治區爭取榮耀的理念,
也將殺人視為一種娛樂,
這背後顯示出這幾個政治區對人或群體的態度:
因為過度繁榮、生活充滿刺激,
因而需要更血腥的事物才能喚起原本的熱情,
這一切顯得多麼扭曲,
而在過程中黑密契與遊戲設計師之間的小小周旋,
以及遊戲設計師與總統之間的對話,
也都象徵著當踏入社會之後,
眼前見到的一切未必都是發自內心的作為,
更多時候其實來自於社會角色的扮演,
(遊戲中的援助有時並非真正的恩惠,
而是一種為了達到特殊目的的利益交換)
在飢餓遊戲的進行過程中,
原本不善人際應對的凱妮絲,
必須開始學會這些成人世界的潛規則。


飢餓遊戲雖然描寫的是一個架空世界的故事,
但不妨看成是現代社會的縮影,
甚至可看成是人們自青少年步入成人的發展歷程,
我們雖然不必面對激烈的生存戰役,
然而從小到大也都接收著成人們所灌輸的訊息,
例如要有禮貌別人才會喜歡自己、學校成績好長大才有好工作、
男生就該堅強有擔當、女性該有好儀態等等,
同時,我們也不斷地在與人競爭有限的資源,
無論是競爭好學校、長輩們的關愛或者就只是一份工作......
真實世界中社會化的歷程,
實際上並不比飢餓遊戲輕鬆緩和到哪裡去,
甚至也許更為殘酷,
也因此我們每個人實際上都跟凱妮絲一樣,
不斷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如何在社會遊戲中勝出。


然而對於這些潛規則越了解,
甚至對於社會角色這件事展現得越來越熟練之後,
究竟我們是否還能夠回歸到原本的自我呢?
又或者,原本應該只是某種人格面具的社會角色,
到最後是否會逐漸侵蝕了原本的自我?
就像是彼得之所以會在那一晚告訴凱妮絲,
希望能證明自己至少在某一刻不被任何人擁有,
或許也是在經歷過奢華的一切後,
擔心自己會逐漸被環境影響洗腦,
變得認同都城人的價值觀吧?


在電影的結尾凱妮絲和彼得的對話頗有意思,
一個人希望可以遺忘曾發生過的這一切,
另一個人卻希望能夠永遠記得,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需要經歷一些刻苦銘心的事件,
也會有許多掙扎與抗拒,
然而當我們真正品嘗過成人的滋味,
我們會選擇更投入這場遊戲?
還是與社會某些扭曲的價值觀妥協?
在他人期待與做自己當中,
究竟要如何取得平衡?
在結尾時凱妮絲面對昔日戀人與民眾們的複雜表情,
似乎也對身為觀眾的我們打著問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幽樹(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