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初會看成英姝寫的「神之手」,
是因為看到她說會以榮格(註1)的觀點重新詮釋塔羅牌,
當初我論文中所引用的正是榮格的理論,
對於他的理論一直都很感興趣,
因此很開心的買回來翻閱,
結果卻有些失望,成英姝只是簡單引用榮格本我與自我的概念,
很多內容其實跟榮格沒有絕對關係。
前陣子成英姝又出了續集,
雖然明知應該又跟第一本大同小異,
但仍然禁不起好奇心的誘惑,
一時手滑給他買下去了......




昨天開始翻閱前半段的內容,
覺得成英姝將生命課題以及所謂的命運這回事詮釋得還蠻好的,
同時加上她擅長的文學譬喻以及生動的說明,
讓人在何謂生命課題這回事上能有淺白的理解,
只是仔細想過一遍,
會發現成英姝所描繪的榮格,比較像是她以新時代思想重新詮釋的榮格,
而非原本榮格所提出的說法。(註2)
即使如此,我還是很佩服成英姝在書中提及的一些概念,
頗能符合我看待生命的觀點,而且寫得簡單清楚。


(以下融合了書本內文與我個人的理解)
簡單來說,我們平常可以觀察到、意識到的層面,
通通都只是所謂的「意識」層次,而在榮格的說法裡自我就是這個意識的中心,
自我有如意識的守門人,會決定哪些經驗可以繼續停留在意識裡,
而被阻絕的經驗,則會進入潛意識,
因此成英姝用更白話的方式,直接以自我代稱整個意識層面,
而在榮格的理論中,「本我」是個頗為複雜的概念,
而本我與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的關係更是抽象難解,
若要詳細說明給一般非心理學背景的人聽相當困難,
因此成英姝直接以類似新時代思想中「大我」的那個概念來說明本我是什麼,
白話來說,本我可說是每個人內在神性的部份,也是我們與宇宙源頭的連結。



在神之手2裡頭,成英姝使用遊戲作為隱喻說明本我與自我的關係,
如果把我們此生當成一場遊戲來看,
本我就是實際上在玩遊戲的人,
而自我則像是遊戲中玩家操作的角色,
只是生命這場遊戲比電玩複雜得多,
角色是具有自由意志的!
不僅如此,角色(自我),和玩家(本我)之間還可以相互溝通,
共同闖蕩這個世界!
從這個隱喻擴大來看,
本我由於是每個人內在神性的部份,
因此本身就是圓滿具足的,
他只是想要不斷地創造出新的生命循環,
好去經驗各種主題的經驗與感受,
因此,才有了我們的肉身,並且有了自由意志。


既然如此,本我在顯化成肉身之前,
當然會先設定好這場遊戲的主題,
以及遊戲中的各類關卡,
同時預先設計好遊戲角色的一些基本數值,
因此我們就有了「命運」或者可說是「生命課題」,
然而與一般宿命論不同的是,
遊戲並非死板的存在著既有的攻略,
因為關卡會隨著角色的行為而改變!
(現在很多電玩遊戲不都強調這點嗎?)
因此我們雖然有個終極的任務要達成,
但卻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
就好像是從台北到高雄,可以做火車、搭飛機甚至走路一樣!
而隨著我們面對生命課題的態度不同,
所導致的經驗也就有所不同。



簡單來說,我們此生就像是一個複雜的遊戲場,
各種經驗就像是一個個的關卡,
會隨著我們的想法、感受與行動而改變,
本我會安排各式各樣的人與我們相遇,
也會設計一些關卡,好讓我們學會預設的主題,
因此,若我們越能與本我(也就是內在的神性)連結,
則我們將越能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然而這不表示我們的人生就會從此一帆風順,
因為有時逆境反而是大幅成長的機會!


從這個角度來看算命這回事,
就會發現算命可以很準,也可以不準,
但是,如果每回都很準,
恐怕重點不是這位占卜師很厲害,
而是這個人沒有覺察到自己的行為模式,
只是不斷依循著過去累積的習慣行動,
他的未來自然也就被過去的經驗與自身個性所決定了,
就好像一條河直直往前留去,會行經什麼路線都一目了然。


成英姝在書中曾提到,
運用塔羅牌的重點在於了解自己的生命主題,
而非只看一般人在乎的「我會不會和某人交往?」、「這份工作是否會順利?」
因為這些都只是生命經驗,只是遊戲中的關卡,
順利通過關卡不見得就表示能從裡頭學習到生命主題,
生活平順當然是人人所盼望的,
然而如果我們能對自己的內在與行為模式有更多的理解,
則無論處在順境逆境,內心都會多了份平安,
也就不會因為經驗來去導致許多焦慮煩惱了~


我自己在運用各類牌卡時,
也是將重點放在「如何增進對自己的了解」,
並且陪伴受諮詢者看見事情更多的樣貌,
我始終相信每個人其實內心都知道怎麼做,才是對自己最好的,
然而受制於過去的經驗、內在需求的匱乏等因素,
人們總是不自覺地會掉入某種循環中,
因而感到迷惘、痛苦,
加上當局者迷,我們總是受到盲點的影響,
無法看清楚這樣的狀態,
因此透過牌卡的訊息,重新與本我來場心靈對話,
的確是個重新沈澱,歸零再出發的好方式。


註1:榮格(Carl.G.Jung)為瑞士心理學家,亦是歐洲知名的精神醫師,為分析心理學之創始人,有別於當時最盛的精神分析創始人佛洛依德(Freud)
    關於他的理論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漫畫榮格」、「榮格心靈地圖」等書。
註2:舉例來說,成英姝提到每個人的本我都相互連結,並且會相互協調,這比較像是新時代的說法,實際上榮格提到的心靈結構為意識(自我)、潛意
識與集體潛意識三者,每個人的潛意識都與集體潛意識連結, 因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古老遺留下來的經驗所影響, 本我的確是朝著圓融完
    滿的方向前進沒錯,但在集體潛意識中的儲存體未必 皆是追求和諧、美好的存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幽樹(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