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我嗎~」、「傻瓜,不愛你怎麼會跟你交往?」
「是喔,那你說說看,你愛我哪些地方?」
「......這個問題你上次不是問過了?」
像是這樣的對話,很常發生在交往中的情侶身上,
就像是在很多年前始終流傳的老笑話:
「如果哪一天我跟你媽一起掉進河裡,你會選擇救誰?只能救一個喔!」
這些看似邏輯不通的疑問或對話裡,其實潛藏著提問者心中的不安。
人只要不安,就很容易胡思亂想,在戀愛中尤其容易如此,
因為遇到了一個跟自己很不一樣的人,因為在愛情中往往難以知道對方的想法,
因為在戀愛過程中往往充滿未知,同時,還容易勾出自己潛意識中尚未穿越的生命經驗,
於是,在戀愛的甜蜜期結束後,我們就很容易變得不安,
甚至早在追求期或戀愛的蜜月階段時,這些不安其實早就已經存在了,
只是通常我們會因為熱戀而被沖昏了頭,或是以為這些狀況之後慢慢就會改變,
於是選擇視而不見,或是暫時壓抑,
麻煩的是,人一有不安,就習慣性的想要測試對方,
想測試對方到底還愛不愛自己,想測試對方是否能無條件接納自己,
想測試彼此的關係是否還穩固,卻反而讓關係因為這些測試行為,慢慢失去原本的甜蜜。
測試行為雖然對關係具有破壞性,卻很難完全避免,
在還沒有太多戀愛經驗時,因為學了心理學,
看著身邊的朋友一一墜入愛河,卻又因為跟伴侶吵架而痛苦時,
總會在心底認為,那是因為他們缺乏對自身的覺察,
無法好好的處理內心的不安,或是看見對方在表面行為下的真正需求,
所以才會想要去操縱對方、測試對方,或是無理取鬧,
直到自己在感情中慢慢經驗豐富了,對心理學也有更深的認識之後,
我才發現,原來這就是人性,
愛情的吸引力與魔力是如此龐大,即使我身為心理師,
當伴侶因為不安而發動一連串的測試行為時,
我往往也是後知後覺,甚至還需要身邊的朋友提醒,才看得稍微清楚一點!
既然測試行為是戀愛甚至是婚姻關係中,不大可能去除的部分,
那麼如何學會在平常的時候,養成善意傾聽與溝通的習慣,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我逐漸發現,雖然有一些方法,能幫助伴侶之間及早發現測試行為之下的真正需求,
然而與其無時不刻的分析、推敲伴侶表面言行背後的真正意義,
倒不如培養有效的傾聽能力,以及具有彈性的溝通能力,
對於因為誤觸測試行為的地雷,而對關係產生的殺傷力來説,
後兩者更能夠有效的在破壞產生後,修復彼此的關係,甚至是減少測試行為的出現~
在大學甚至是研究所時期,我一直以為擁有一段好戀愛的關鍵,
在於睜大眼睛看清楚,挑一個最「好」或最「適合」的人交往,
如此一來,必然能夠在彼此契合的情況下,享受愛情的美好滋味,
隨著生命經驗逐漸豐富,也感謝身邊摯友們不吝分享自身的慘痛經驗,
我才逐漸明白,戀愛與婚姻中不可能都只有喜悅跟甜蜜的時刻,
很多時候可能充滿著痛苦跟相互折磨!
然而只要彼此都願意繼續相互扶持,並在過程中願意自我成長,
同時能在一次次衝突跟磨合的過程中,長出更多在關係中承擔的力量,
那麼,這段關係就還是能保有親密跟幸福的可能!
在12/23晚上七點到九點,將在藍海空間舉辦「愛的煉金術--給親密關係的暖心解藥」講座,
透過案例分享、實際操作與現場交流,
來談談如何讓關係中的衝突,化為增進親密與相互瞭解的可能!
講座詳情請點選:活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