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諮商界流行一句老話:

「觀察自己最近都遇到什麼樣的當事人,

感覺一下,這通常就是自己正在經驗的生命課題。」

身心靈療癒中也常談到,事實上不是我們在療癒別人,

而是我們透過與當事人的相遇,互相療癒彼此,創造不同的生命經驗,

回顧這陣子相遇的幾位當事人,確實呼應著我最近的生命狀態。

0BNqYR06.jpeg

無力感,我想是從事心理諮商的伙伴們很熟悉的經驗,

在晤談室裡,總會面對到對自己的生命感到困頓而無力的當事人們,

多數的心理師也都曾遇過自己與當事人,一同暫時被生命挑戰困住的情況,

老實說,這不是一件舒服的事,當發現面對著當事人的無力,自己竟無能為力時,

內在偶爾會浮現:「唉呀~連這個狀況也解決不了,這樣我還是個有用的心理師嗎?」

「如果我現在直接坦白的說,我真的幫不了他,不知當事人會怎麼想?」

這些內在的聲音,從我還是新手諮商心理師開始,直到現在,始終存在著,

不太一樣的是,過去的我會很努力的想要做些什麼,來讓情況「好轉」,

現在的我,會試著做幾個深呼吸,安靜的與自己在一起、與當事人在一起。

 

 

無力感,對於我這樣遇到挫折就開始想辦法解決的人來説,

確實是一種很不舒服、難以接受的經驗,

面對即使盡了全力,卻不一定能有所改變的狀況,

沈悶、無奈、挫敗、憂鬱......各種心情往往在一瞬間就席捲而來,

有時候,我會很努力的做點什麼,好設法往前奔跑幾步,不被無力的陰影抓住,

有時候我會設法做點什麼,好轉移對緊追不放的無力感的注意力,假裝他不存在,

有時候,這個方法會暫時有些效果,絕大多數的時候,其實都不太有效,

畢竟年紀越大,有一件事情看得越來越清楚了,

那就是自己能掌握得越來越少,生命的挑戰卻越來越不簡單,

無力感,也就容易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地浮現在心頭。

 

 

最近開始參與幾個團隊的運作,團隊合作中最困難的,

往往是眾人雖有共同目標,各自的行事風格卻有很大的不同,

面對困境時,對於細節上輕重緩急的安排也不太一樣,

面對這種人際之間的紛擾,我很容易掉回學生時代的人際困境裡,

覺得自己的生命正面臨著「失控」,

那種「不管做什麼,都無法改變」的習得無助感,常會立即在心中浮現,

更非理性一點的念頭,會是「我的生活,就要遭受強烈的威脅了」

從眼前現實生活中的合作默契差異,到跌入過去回憶裡的生死存亡關頭,

有時候,整個過程只需要短短幾分鐘,

我會陷入很難言喻的憂鬱跟挫敗感裡,求學時代被霸凌的無望感,

很深、很深的把我拖入情緒的大海裡,載浮載沈著。

tXmNuG6.jpg

每當陷入這種情緒狀態時,會很深刻的經驗到一件事,

那就是心理諮商的理論,在某些時刻確實能幫助我看清楚眼前的狀態,

然而知識的理解,終究難以抵擋生命經驗底層中的情緒浪潮,

越是想要與這股情緒對抗,就會感到一種身不由己的掙扎跟挫敗,

想要透過知性的剖析來解決情緒波動帶來的苦惱,往往是徒勞無功的。

於是,最近開始練習放下理論知識的分析與詮釋,

允許自己深深的、深深的進入這股無力感當中,

帶著自己的害怕,讓自己直接面對這種無能為力的情緒裡,

同時告訴自己:「是的,在這件事情上,我已經沒有可以再做些什麼的可能了。」

然後問問自己:「如果事情真的如預料中的往最壞的狀態發展了,我會變得怎麼樣?」

最後誠實的問自己:「面對這個無能為力的我,面對這個如此『糟糕』的我,

我是否仍然願意接受,此刻,這些都是自己的一部份?」

 

 

自學習家族排列起,便持續練習一件事:「承認並接受」

承認過往發生的一切,接納這些經驗塑造了此刻的我,

承認無論我多麼想要,現實與理想終究會有一段落差,

承認無論我如何努力,內在總會有某些部分無法完美。

當我深深進入這股無力感時,這種深深的墜落感,往往會慢慢的消失,

並非我因此變得更有力量,也不是忽然找到解決方法,

而是過往使我恐懼、困頓的經驗,就在我允許自己無力的瞬間,從心頭上消散了,

我忽然看清楚自己並非活在過去生死交關的經驗裡,

眼前的這份經驗雖然帶來挫折,與過去的經驗卻非同一份經驗,

此刻的我,也與過去的我有所不同了,

當深深碰觸這份無力感時,常會有一種「原來事情最糟糕也不過如此」的清明感,

甚至會有一種「事情原來沒有我想得這麼糟糕」的臨在感。

 

 

與其說是最近生活中的事件創造了無力感,

倒不如說,是這些事件挑起的過去情緒經驗,

使我再度跌入學生時代中受困的無力經驗之中,

越是掙扎、越是想要與這種感受對抗,就難看清楚經驗的本質,

越是不想接受當下的無力感,就離真實的自我更加遙遠,

反倒是真正碰觸到當下的情緒經驗時,一股安在感便油然而生。

這讓我想起大學時修習情緒心理學時,老師曾對我們提到:

「情緒是人類很正常的經驗,如果能夠允許各種情緒自由來去,

無論是開心、悲傷、憤怒.....通常都只會持續一段時間,就會自動消褪,

然而若我們越用力的想要避免、逃離、否認、壓抑這些情緒,

反而容易讓這些情緒延宕得更久,甚至轉化成別的情緒。」

141UGb0-1.jpg

在日常生活裡,確實有太多太多的「負面情緒」讓人想逃離,

生而為人,我們確實也有一些「不堪回首」、想要遺忘的過去經驗,

然而我越來越真切的發現,看見了、理解了、接受了,

這些經驗與情緒消褪的速度,往往比想像中得更快。

我很喜歡跟工作坊的伙伴提及「瑯琊榜」中的一個精彩片段:

梅長蘇為了替當年赤焰軍逆案平反,化名蘇哲寄住在太子得力助手謝玉家中,

為此他透過當年江湖上相識的好友,謝玉的兒子景睿來達成這個目的,

在劇情推進到梅長蘇決定要發動計謀,對付謝玉的前夕時,

在一個大雪的夜晚,謝玉派遣刺客前來暗殺梅長蘇,很不巧的是被景睿撞見這一幕,

個性正直、懷抱理想的他,難以相信自己的父親竟然會為了鞏固權勢,出此陰謀。

 

 

解決了來襲的刺客後,景睿痛心的對梅長蘇表示自己的悲憤,

梅長蘇除了告訴景睿,雖然朝廷險惡、風氣敗壞,

但只要自己能夠明辨是非、堅持信念,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是過不去的,

已經預料到景睿將會面對更大的挑戰:發現父親謝玉更大陰謀的他,

對景睿講了一個很觸動我的隱喻故事:

「就像是現在外面這場大雪,下得越來越大、越來越猛,

可你我心中都知道,這場雪,總有一天會停的。」

大雪,就像是他們即將面對的兇險與困境,表面上看似毫無出路,

可是雪下得再大,終究會有停歇的時刻,

困局再如何艱難,也終有過去的時候,

情緒風暴再如何波濤洶湧,仍然會有平息的時刻。

 

 

在面對讓人感到絕望而無力的時刻,說真的,

這樣的一個隱喻故事,不見得都能安慰到我們糾結的心靈,

只是從高中被霸凌的困頓、大學人際的挫敗,

甚至一直到初探行動心理師時近乎憂鬱症的絕望,

一路走來,我確實越來越能體會到這個道理:

無望感一如大雪,來勢洶洶又深不可測,

卻也只是內在潛意識想對我訴說的一道隱喻訊息,

越是不去看、不肯聽,只是讓潛意識採用更激烈的方法來喚起注意,

正是我持續的自我逃避,才使得身心狀態陷入失衡,

一旦我願意安靜下來,跟這股深沈的情緒好好相處,

一如冬雪,縱使洶湧激烈,終究會有停歇的時刻。

 

 

有時候,最讓我們不安的這股無力感,

不過是潛意識設法引導我們,重新與自己相遇的方式罷了。

 

好康同場加映:

10/29與30兩天,將有「啟動心靈復原力」深度自我照顧工作坊,

在這兩天裡,我會分享這幾年來持續練習的各種身心靈技巧,

並分享這些技巧可以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如果此刻你/妳正面對著情緒的起伏、生活的動盪或生命的迷惘,

想要學著如何讓自己的身心狀態重回穩定之中,

歡迎報名參與這場工作坊,一同創造生命裡不同的可能喔!

詳情請見:http://0rz.tw/7ZQBE

 

 

幽樹(ShoRa)是我的靈性名字,本名張義平,

現為微煦心靈診所諮商心理師、新北市特約諮商心理師、

藍海機構催眠師、家族系統排列師,

亦為塔羅諮詢師與訓練師、吟唱祝福法帶領人,與靈氣療癒師。

以謙卑的心情,面對生命中的變化與起伏,

用敬重的態度,迎接每個當事人所帶來的生命挑戰,

如實見證、用心回應每個來到面前的伙伴,是我靈魂的初衷與渴望。

 

(圖片取自網路,歡迎以直接複製連結的方式分享本文)

 

arrow
arrow

    幽樹(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