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在日本電影「所羅門的偽證」預告片中出現的台詞,

在電腦螢幕上看到這句話時,我整個人都起了雞皮疙瘩,

真相,讓人痛苦,追求真相的過程,也讓人難受,

可是電影中的主角們,是如此堅持著想要理解在整起事件中的真相是什麼,

面對著難以承受的事實,不卑不亢的試圖理解,不屈不撓的試圖去面對,

「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堅強」,不知道為什麼,心頭浮現尼采說過的話。

 IMG_0016 -3.jpg   

生命的勇士、與生命搏鬥的拳擊手,是老師這三天下來回饋給我的隱喻,

彷彿每一次與自身困境的纏鬥,都是一種激勵自己走下去的呼喚,

這個隱喻解構了一直以來與苦難對抗的我,

原來,支持著我如此認真面對自己的,不是戰勝黑暗、死亡與苦痛的念頭,

而是透過一場又一場的拳擊,激勵自己朝著生的一端好好活下去,

每一次與苦痛的交手,都是對自己的信心喊話,是要自己不輕易倒下的吶喊,

「戰勝」不是重點,「存在」才是,靠著親近死亡,感受著自己活著的溫度。

 

 

這三天對我來説,是一個很重大的穿越,

這次沒有訴諸身心靈「超越式」的突破法,而是回到「人」的位置去感受,

在每一結實的困難裡,如何運用一個有侷限的「人」的身份,

去回應、去靠近、去感受,在每一個深刻的痛苦與害怕裡,

來來回回的試探著,嘗試去貼近對方,貼近自己,同時尋求一種釋放。

我很感謝這三天來老師與我互動的方式:

一方面很溫暖、承接,另一方面在這個溫度裡使我更為茁壯有力,

然而這個力量並不是支持我更加堅強勇敢的去與自身存在搏鬥,

相反地,這個力量允許我展現出更多的真實,允許我去依賴身邊的伙伴們,

允許自己深深的墜落、沈淪、失速........儘管到了最後仍有節制,

我終究讓自己走出了自我封閉的風暴,沈淪,但仍與伙伴同在。

 

 

在這三天的工作坊裡,經歷了很多內外在的整合,

有時候勇敢,有時候羞怯,有時候喜悅,有時候悲傷,

有時候憤怒得想要咆哮,有時候又平靜得好像超脫一切,

有時候覺得深深被人遺棄,有時候卻又可以感受到身邊伙伴的緊密連結,

走到最後,才赫然驚覺,我身上的一切,原來都是誕生於絕望裡,

然而在絕望之中,似乎又有某種永恆不變的核心,支持著我去面對一切。

我在最後一輪團體裡分享,對於自己身上最吸引眾人的核心特質:真實,

很多時候並沒有很喜歡,這是因為我知道真實的代價其實是絕望,

在許多專業文章中會分享面對當事人各種難搞的「抗拒」時,

我會去嘗試理解,這是一種他們讓自己活下來的生存策略,

我的生存策略就是「真實」,允許自己縱使會受傷、內在被粉碎,卻仍能夠再度完整,

所以眾人最喜歡的特質,對我來説,卻是最無奈也厭惡的生存之道。

IMG_0024 -2.jpg  

我想,這三天工作坊裡,最有趣也最深刻的轉折恰好在此:

當我分享了對自身生存之道的矛盾情感之後,雖然只有部分伙伴給予直接的回應,

然而卻開始感受到,自己畢竟是在種種風暴中倖存下來了,

也許在過往的生命旅程中,是靠著強悍的力量挺住自己,所以一點都不喜歡這個特質,

然而這份真實中的強壯與銳利,終究因為他人的靠近而柔軟了,

我的心並非因為一次次的破碎而枯竭、冷固,而是更加溫柔、溫暖,

我終究是在這當中接受到了愛,找到了愛,品嚐到了愛,

所以,縱使可能再次遍體鱗傷,似乎也沒有關係吧?

 

 

縱使遍體鱗傷,還是要追求真相,這句話開始有了不同的意義,

原本在這句話裡,我感受到的是奮不顧身的衝撞與突破,以及承受傷痛的勇氣,

但「真相」到底是什麼?在三天兩夜的自我追尋裡,我終於發現其實沒有「真相」這件事,

每一個真相都通往更廣大的真相,但重要的是過程裡我更加接受自己,也與伙伴更靠近,

對此刻的我來説,也許真相就是愛,

縱使會遍體鱗傷,還是要勇敢擁抱愛,但在那之前,我們仍然可以允許自己深深厭惡自己。

 

 

「存在」到底是什麼?是什麼讓我存在?這是一個很深的哲學命題,

在此之前,我多半是用理性來思考這件事,直到通過了三天兩夜的生命體會,

用我的話來説,我會說,存在就是活著,活著就是會落入二元對立的衝突裡,

所以在團體裡,縱使我已經知道在每一個衝突裡,都存在著超越對立面的包容之道,

然而我始終沒有選擇這麼做,因為我知道一旦進入了這個狀態,

我就已經離開了某種人性最深處的感受。

對我來説,感受到超越一切的臨在、清明、平靜,其實是很容易的,

正也因為如此容易,所以我需要學習的是身處於各種對立衝突之中,卻仍沒有離開,

允許自己在人性的七情六慾裡翻滾、痛苦、對立、衝突,

不害怕去品嚐每一個狂暴之中的細微情感,對我來説,就是「存在」。

DSC_1757.JPG  

在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允許自己的奮不顧身,而暫時放下是否有所投射的心理學術語,

在討厭一個人的時候,允許自己憤怒的表達,而能暫時忘記包容接納的諮商專業訓練,

在渴望靠近對方時,用自己與對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大膽嘗試,

在想要疏遠對方時,允許自己能有真實而有情的表達,拉開與對方的距離,

在痛恨自己的時候,暫時忘記「人應該要先學會愛自己」的身心靈教導,

在喜歡自己時,學著大方承認,帶點自戀式的欣賞與讚嘆,而不刻意選擇謙卑,

在心中深處知道,在所有對立的表面之下都有著共同的本質,是一種清明,

即使已經體驗過這種清明,卻仍願意在每一個片刻裡去經驗情緒的拉扯,

不僅是一種選擇,也許也是一種存在。

 

 

後記:

在工作坊裡,遇到了不少「粉絲」,

很有趣的是,在許多粉絲眼中,部落格的我似乎跟真實相遇的我有不小的落差,

在我的理解中,這個落差應該不是「我這個人有所不一致」,

而是「文字傳遞出來的感受,與本人傳遞的感受不太一樣」,

我覺得兩者都是我內在真實的面向,但在部落格文字中,的確選擇某個面向多一點,

我的脈絡是,部落格比較是一種單向的連結方式,核對不容易,要完整陳述脈絡也不容易,

所以我盡量扣緊話語中最核心的部分來傳遞。

當初開設部落格,是期待這些文字能支持到來閱讀的人,

所以選擇了高度集中與凝聚的方式,省略了許多細節,導致有時好像不夠完整,

我其實想說的是,縱使身為專業的心理師與身心靈工作者,

我終究與每個伙伴一樣,是個平凡不過的凡人,

所以不需要把我神聖化,我們都是走在同一條道路上的伙伴,

同時也非常感謝每個喜愛這個部落格的伙伴,

對我來説,每一份表達出來的欣賞與喜歡,都是支持這個部落格存在,

同時也支持我如實穿越生命挑戰的力量,

沒有個案,就沒有心理師存在,同樣的,沒有粉絲,就不會有分享者存在,

謝謝你們:)

 

 

關於我:

幽樹(Sho Ra)是我的靈性名字,本名張義平,

現為諮商心理師與身心靈工作者。

精熟於敘事與人際歷程的諮商取向,

身心靈療癒途徑,則以潛意識溝通、阿卡莎花精、愛療法、靈氣療癒與家族排列為主,

關係療癒、情感與性別、生涯發展與生命任務、創傷與死亡,

則是我長久凝視與碰觸的擅長議題。

 

 

 

對於自身生命中的黑暗,與他人生命中的苦痛,

帶有堅定的意願,願能以慈悲凝視,用愛承接,

我自認只是一名心靈的行者,如實見證每個人的生命本質,

透過這份見證的力量,支持著每個伙伴走上自己的道路。

 

(本文歡迎以直接複製連結的方式引用)

arrow
arrow

    幽樹(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