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陣子在電影院裡看了一部相當精采的日本電影:所羅門的偽證

電影是由知名日本女作家宮部美幸的小說所改編,

宮部美幸長期耕耘社會議題的推理小說系列,本作小說分為三冊,字數龐大,

電影也分成上下兩集上映,劇情緊湊而凝重,

針對時下校園霸凌議題、社會事件與家庭結構都有深刻的描述,

從這部電影的劇情,來檢視最近沸沸揚揚的死刑存廢議題,

以及每當有社會事件時,媒體及社會輿論的抨擊,將會有一番不同的思考角度。

1427525079-3878157314.jpg   

這部電影的劇情簡單來說是這樣的:

女主角在聖誕節當天,於上學途中發現同班同學A的屍體陳屍校園,

之後,某位匿名人士接連寄出三封黑函,表示這名同學是由同班另外幾位同學B所殺害,

B平常就是班上習慣帶頭霸凌他人的小混混,此信一出造成軒然大波,

此時又發生了疑似導師收到黑函卻壓下不處理的事件,使得導師受到彈劾,

雪上加霜的是,平實常遭受B同學霸凌的同學C意外發生車禍,當場死亡,

眾人更加懷疑是B為了殺人滅口所進行的策劃。

雖然這是一件風波四起的校園事件,校方卻選擇以「沈默」來「守護」學生們,

期待冷處理能讓事件迅速平息,使校園重回安寧,

另一方面,學生們受到接二連三突發事件的衝擊,開始受不了大人們的漠視,

飽受良心煎熬與痛苦的學生們,最後決定自行召開校園審判,希望查明真相,

然而,事件的真相卻讓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再度受傷,

主角們只能承受著真相大白的衝擊,試圖勇敢面對真實,迎接往後的人生......

 

 

總共將近五小時的電影裡,隨著劇情不斷推演,觀眾心中所認定的「兇手」人選不斷改變,

然而當真相揭曉時,卻讓所有人大喊意外,因為,「兇手」竟然是最不可能的那個人!

這部電影之所以沈重,並非劇情峰迴路轉,出人意料之外,

而是透過每一個看似異常者的自白,導演清楚呈現人性中最真實的一面:

換個情境,你/妳同樣會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情,而且還自認為有理!

(這些異常者包括了霸凌同學的人、寄出黑函的人、

堅持為嫌疑犯辯護的人、蠻橫不講理的母親、息事寧人的老師...等)

在Maslow所提出的需求階層論裡,人要能活下去,

基本上仰賴的是基本的物質條件(生理與安全),以及穩固的人際連結(愛與隸屬),

美感、榮譽感、自我實現.....等需求都需要在前兩者被滿足的情況下,才容易有心力去追求,

當兩者皆遭受剝奪時,為了求生,人往往會做出讓人匪夷所思的事!

19300001374154134200409729651_950.jpg  

在心理學的領域中,有一門名為「變態心理學」的科目,

第一章即在探討什麼樣的人,才算得上是「異常」?

從中古世紀以來的妖魔說,到後來的「體液失衡理論」,再到近代的精神醫療理論,

人們逐漸發現,要將人們一分為二,清楚區分出「異常」與「正常」的群體,其實有其困難度,

因為個體在可觀察到的外顯行為背後,往往存在著複雜的形成因素,

從內分泌失調(生理)到人格特質(氣質或動機理論),

再到原生家庭經驗(依附理論),或是社會文化因素(社會心理學與文化觀),

表面上看似無情的冷酷殺手,很可能有其行為逐漸形成的漫長脈絡,

難以用「這個人就是精神異常,與我們是不同類型的人」一句話輕描淡寫的帶過。

在許多日本的作品中,對於這種人性的複雜度都有深刻的討論,

例如知名小說「大逃殺」中一位冷血的殺手,到最後才發現是從小因意外腦傷,使得他性情大變,

而改編成電影的暢銷小說「告白」中,那位害死女主角孩子的學生,其實源自於早年經驗的創傷,

許多動漫畫作品裡,好人與壞人之間的界線更是模糊難解,

或許對於性格壓抑的日本人來說,他們很早就發現,人心是多麼複雜又不容易掌握的事情。

 

 

雖然人性是如此複雜難解,為何人們卻習慣將彼此之間輕易的做出區分?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因為我們都需要安全與隸屬感,

當周遭環境陷入不穩定,甚至是重大危難時,增加隸屬感最快的方式,

就是直接在群體中劃分出一道界線,將可信賴與需要迴避的個體分開來,

如此一來,就能保全住「正常」的群體,並加速消滅「異常者」的速度,

每當有社會新聞,尤其是重大殺人案件爆發時,

媒體與社會輿論如此熱衷定義兇手性格異常的特徵,進而找出性格異常的「關鍵」,

便在於人們潛意識裡感受到強烈的不安,進而希望透過區辨與後續的刑罰,

避免衝擊性命安危的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287e0316599bac8ff5b443fe53a1bb90.jpg  

每當像是媽媽嘴兇殺案、捷運殺人事件、女童割喉案等新聞爆發時,

人們總是聚焦於如何增加刑罰以喝阻潛在兇嫌再犯(支持死刑)、

如何趁早發現精神違常者(增加校園巡邏、強化各類專業措施),

又或者是如何讓潛在兇嫌變得「正常」,(強化家庭與學校教育的功能)

這些措施都有其效果,卻也都有其限制,因為人心是難以完全控制的。

從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更認為每當社會上有重大事件發生時,

裡頭所蘊藏的仇恨、憤怒與破壞力量,必然早已在集體潛意識的層次醞釀已久,

政治花編醜聞、殘酷的殺人案件......犯下這些事件的人,

只不過是承載了人類集體潛意識中,具有破壞性的力量,

(以榮格的用語來說,稱之為集體的陰影原型)

 因此想要改善社會現象,除了透過外部的壓制外,更重要的是回到每個人的內在,

當每個人都願意面對心中最幽微的呼喚,並認清自己在某些極端情境下,

於內心深處也存在著與這些「異常者」相似的心情與思維,進而療癒這些面向時,

集體潛意識中所儲存的陰影能量,將會獲得大幅的釋放,進而減少相似事件的產生。

 

 

榮格心理學的概念看似抽象,

然而換個角度想,從這一兩年來後續的媒體報導中即可觀察到,

許多犯下殺人事件的兇手,不僅在平日「看起來與常人無異」,

甚至與你我相同,擁有極為平凡的童年,

這表示這些人不見得如同我們所預期的如此「異常」,

驅使他們做出這些令人髮指的行為背後,

必然存在著目前各專業領域中,尚且無法分析或觀察到的成因,

訴諸死刑、強化社會環境的護衛系統、落實品德教育......

這些措施對於降低類似事件的發生,的確擁有一定程度的作用,

然而若我們仍然持續習於將自己與這些人區隔開來,

那麼社會永遠需要承擔一項龐大的代價:當條件俱足時,類似事件必然會再度發生,

因為我們只不過是試圖忽略每個人心中都潛藏著的「異常」因素,

卻不去理解是什麼樣複雜的條件,創造出最後的結果,

當我們渴望透過外在壓制來處理一切的「異常」行為,而不正視其內在的幽微時,

就如同越強烈的光線,只會創造出越強烈的陰影,終究無法全然控制人心。

 

 

光明無法驅逐黑暗,這是東方化中流傳已久的古老智慧,

一如太極圖中黑白相互包容般,兩股力量間彼此能夠相互流動,而不是相互壓制、毀滅,

當我們習慣用正常與異常來替人們做出區隔時,必然也會在潛意識中做出更多的區隔。

(大致國家與種族間的歧視,小至性別或社經地位間的對立)

在這個充滿危機的時代裡,我們已經來到一個不得不試圖理解「異己」,

並攜手合作共創轉機、共享安定的時刻,

每一個潛藏的區分,都將創造出更大的衝突與對立,

每一個微小的包容與理解,則將創造出和諧共存的基礎,

雖然要達到這樣的程度,或許還需要耗費許多時間,

然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解放黑奴、性別平等、扶助弱勢族群......

世界上所有的大事紀,在當代同樣被視為天方夜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然而透過一小群人的努力與堅持,進而感染更多人的參與,

每一個對我們來說的重大轉變,無不是耗費難以估量的人力與時間,才得以創造出來的。

1344613536-2349499178.jpg  

我們仍然可以選擇用仇恨、厭惡的眼光,將這些犯下可憎罪刑的兇嫌與正常群體切割開來,

我們仍然可以選擇用更強力的方式,來壓抑這些存在於人性當中普遍可見的「邪惡」,

然而我更相信人們逐漸擁有更深刻的智慧,可以看見外在世界就是內心的縮影,

社會上關於「異常」與「正常」兩者之間的對立,其實正是我們潛意識中對於矛盾人性的掙扎,

當我們願意去理解這些難解行為背後的脈絡時,無形中其實也是在認識更深層的自己,

擁抱他人與接納自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同一件事,

我們對「異常者」有多麼憎恨,反過來說,對自己內心的幽微就有多麼厭惡,

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個體或社會,同樣都深陷於對立衝突的漩渦中!

 

 

許多人認為去瞭解、關心這些「異常者」是一種濫情的行為,

然而我更相信這些行為並非單純為了這些「異常者」,

從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其實是為了我們自己。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圖片取自網路,

歡迎以直接複製連結的方式轉載分享)

arrow
arrow

    幽樹(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