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去年一番機緣,我在年底連開兩場「書寫靈魂的感動」工作坊,

與許多伙伴分享我如何從生命經驗中汲取養分,化為文字的經驗,

兩場工作坊結束後,發現三小時實在太短,只能匆匆趕場,

於是在今年三月與四月,我各開了為期一整天的工作坊,

在規劃過程中,還是覺得時間上有點趕,但至少這次的設計,會比較完整。

 

 

身邊許多人,都對於我一小時可以寫出一篇文章的文字功力感到讚嘆,

身為一位文學素人,我想能夠累積到這樣的程度,

除了仰賴持續不懈的練習之外,大概就是我很習慣對自己的生命進行反思,

這兩項行動,恰巧對應到敘事治療裡極為強調的「實踐」與「辨識」。

DSC_1047.JPG  

敘事治療與傳統幾個學派一樣,都很強調對自己生命經驗的覺察,

(在敘事治療裡用的詞叫「辨識」)

覺察,白話來說,就是對自己的「瞭解程度」,

我們平常生活中比較容易做到的是,瞭解自己行為背後的動機,

然而敘事治療裡頭的辨識,還需要加上「脈絡」的理解,

也就是自己的行為動機,受到哪些過去經驗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受到哪些社會文化情境脈絡的影響?

 

 

敘事治療的辨識,會是一層又一層的看進去,直探生命經驗的幽微之處,

例如當我提及自己能夠一小時寫出一篇文章時,

首先會看到的是自己的外顯行為:我幾乎天天都會寫作,

一般人可能會直接下結論,說「幽樹是一個熱愛寫作、努力不綴的人」,

這句話的確反映了我的某個面向,但我會選擇看得更深入。

例如我能夠持續不斷的寫,有一部份的原因,來自於我有大量的閱讀習慣,

大量的閱讀與欣賞電影的經驗,鍛鍊了我使用與感受文字的細膩度,

而閱讀的習慣,則源自於小時候母親的栽培,

(我小學就開始看母親少女時代閱讀的,文言文的白蛇傳、七世夫妻跟濟公傳了!)

因此,我對自己文字才能的辨識,就不單只是停留在「我對寫作有熱愛」,

而是「我的才能有很大一部份,需要感謝母親在幼時潛移默化的栽培」,

而母親會在無意間對我造成影響,又跟她大學時代就讀中文系有很大的關係,

(否則誰會在少女時代想啃文言文的小說呢?)

母親選擇中文系就讀,自然又有其歷史文化與家族的脈絡了!

從個人才能,連結回原生家庭經驗,再到背後的社會文化脈絡,

就是敘事治療中很重要的辨識功夫。

DSC_1031.JPG  

敘事治療與傳統幾個單純強調覺察的學派,有個很大的不同之處,

除了強調「辨識」與省思,也強調「實踐」的必要,

實踐,白話來說,就是將自己所理解到的體悟,落實於生活當中。

在文字創作上,許多人並非沒有熱忱,也不是缺乏才能,

而是投入實際創作的時間不足,

我除了瞭解自己對文字的熱情從何而來,更重要的是願意花大量時間書寫,

因而能夠體會透過書寫,能夠帶來多麼豐沛的療癒能量,

(透過碩士論文的書寫,我幾乎可說是把自己的前半生都療癒了一遍!)

即使再忙、再累,我還是儘可能安排書寫的時間,

對我來說,書寫部落格文章,除了與大眾分享個人的專業省思外,

每一篇文章,也都是一種自我對話、整理、療癒的過程,

因此,每一篇上架的文章,除了少數的語氣跟贅字需要修改外,

我很少需要特別斟酌當中的字句,這就是敘事實踐帶來的龐大能量。

 

 

在台中(3/15)與台北(4/18),兩場「書寫靈魂的感動」工作坊裡,

我將會融合敘事治療的許多概念,陪伴來參加的伙伴,

重新透過好奇的眼光,找尋生命中原本就存在的豐沛養分,

將這些生命經驗化為文字創作的素材,

除此之外,也透過活潑有趣的方式,重新理解各種文字技巧的精髓,

這將會是一場融合了文字創作、生命探索與內在療癒的工作坊,

目前台中場再差兩名即可開課,台北場也陸續有伙伴完成繳費報名了,

對於文字、對於自我探索有興趣的伙伴,歡迎儘速報名喔!

工作坊詳細資訊請見http://yukitwins.pixnet.net/blog/post/192329865

 

幽樹文青小檔案:

諮商心理師、阿卡莎花精顧問、愛療法帶領人、塔羅講師、心靈圖卡帶領人,

熱愛閱讀、喜歡書寫與文字創作,

透過一頁頁書籍中的文字,我更懂得什麼是「人」,

而人性中又存在著哪些矛盾難解與值得敬佩,

曾幾何時,我也成為一位寫手,

透過文字,喚起讀者心中的情感與力量,

期待能透過每一篇文章,支持著閱讀的人,繼續走下去。

 

(本文歡迎以直接複製連結的方式轉載分享)

arrow
arrow

    幽樹(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